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74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秋毫無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一介不取,分文不取反義:雞犬不留辨似: 毫,音ㄏㄠˊ。細毛。古通作「豪」,今多分用,「毫毛」、「毫不」等用「毫」,「豪傑」、「豪放」等用「豪」。
潤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溼潤不乾枯。《文子.道原》:「禽獸碩大,毫毛潤澤。」《齊民要術.卷四.栽樹》:「時時溉灌,常令潤澤。」
頰上添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畫家顧愷之畫裴楷像時,在頰上添上毫毛,觀者更覺生動活潑的故事。典出《晉書.卷九二.文苑列傳.顧愷之》。後來比喻文章一經點綴或潤飾,則更為生動傳神。如:「拙作荷承點飾,頰上添毫,倍增光彩。」
眉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壽。人年老時,眉毛會長出幾根特別長的毫毛,為長壽的象徵,故稱為「眉壽」。《詩經.豳風.七月》:「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儀禮.士冠禮》:「眉壽萬年,永受胡福。」
毫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毫毛及頭髮。比喻極少的數量。漢.王充《論衡.齊世》:「方今聖明,承光武,襲孝明,有浸酆溢美之化,無細小毫髮之虧。」《三國演義》第二五回:「昨日曹軍入城,我等皆以為必死;誰想毫髮不動,一軍不敢入門。」
毫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毫毛的末端。比喻極微小的部分。《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傳.論曰》:「嗚呼!千里之差,興自毫端,失得之源,百世不磨矣。」宋.張孝祥〈水調歌頭.江山自雄麗〉詞:「漱冰濯雪,眇萬里一毫端。」
摩頂至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摩頂放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戰國時期是個百家爭鳴的時代,許多思想家都提出自己的學說主張,以期能對治理國政有所幫助。而戰國時候,楊朱的貴己學說和墨子的兼愛學說恰巧形成強烈的對比,在《孟子》書中就很清楚扼要地指出了兩人思想的差別。孟子說:「楊子主張為我,一切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打算,即使是拔出一根毫毛那樣微小的東西而對天下有利,也不肯做。然而墨子的兼愛主張,卻是一種平等之愛,縱使是磨禿了頭頂,走破了腳後跟,只要是有利於天下的事,他便會奮不顧身地去做。」後來《孟子》原文中的「摩頂放踵」,就用來比喻捨己救世,不辭勞苦。
綿綿不絕,縵縵奈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綿綿、縵縵形容廣遠不絕。「綿綿不絕,縵縵奈何」比喻禍生於微,不防微杜漸,則後有大患。《戰國策.魏策一》:「綿綿不絕,縵縵奈何,毫毛不拔,將成斧柯。」
一毫不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很清楚扼要地指出了兩人思想的差別。孟子說:「楊子主張為我,一切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打算,即使是拔出一根毫毛那樣微小的東西而對天下有利,也不肯做。然而墨子的兼愛主張,卻是一種平等之愛,縱使是磨禿了頭頂,走破了腳後跟,只要是有利於天下的事,他便會奮不顧身的去做。」後來「一毛不拔」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演變而出,比喻自私自利,不肯貢獻出些微的力量。今亦用於形容人非常吝嗇。
眉壽顏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