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20.38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秦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寫作特色3 著作4 評價 生平秦牧,生於1919年,卒於1992年,原名林覺夫,又名林角夫,廣東省頭市澄海縣東里樟林人。現代著名作家。出生於香港,童年和少年時曾僑居馬來西亞和新加坡。1932年回國,在澄海、頭和香港求學。抗日戰爭時期,擔任過教師和編輯等工作。抗戰勝利後,在香港過了三年專業寫作生活。1949年後到廣州,從此一直從事編輯和創作的工作,曾任協會廣東分會副主席、暨南大學中文系主任及廣東文學藝術聯合會主席。 寫作特色秦牧散...
司馬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行經商而一度輟筆,晚期又以「天心月」為筆名寫了幾部武俠小說,但乏善可陳,1987年7月中旬逝於廣東頭故居,其一生共創作了近40部作品。重要作品有《劍神傳》、《聖劍飛霜》、《帝疆爭雄記》、《劍海鷹揚》等。 作品特色:司馬翎的作品以穩健與理性的架構取勝,推理縝密,在武俠小說中別出一格,無論是在人物的刻畫和情節的布局上,皆處處呈顯出智性的閱讀效果。司馬翎擅長以其廣博而精深的雜學,在武俠小說中設計新穎而不失其合理的武功,同時透過武功的設計,展現了他對人性和道德的關懷。更重要的是,司馬翎的江湖世界中,女俠不再只是瓶花的附庸角色...
詹天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61~1919)字眷誠,廣東省南海縣人。美國耶魯大學土木工科學士。曾參與中國最初的鐵路自造工程,歷任京張鐵路、粵漢鐵路總工程師。策劃潮、滬寧、道清、京張等鐵路,尤以平綏鐵路北平至張家口一段最為艱巨,成績斐然。著有《京張鐵路工程紀略》等書。
閩南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布於大陸地區福建省南部、浙江南部、廣東省潮州頭一帶、海南島及臺灣的次方言。也稱為「閩南語」。
南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縣名。在廣東省頭市西南。
自然保留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保留區域內的自然景觀,立法禁止改變或破壞原有形態的區域。在此區域內除學術與教育以外,未申請核准的任何參觀活動、開發、建築、漁獵、觀光行為都在禁止之列。目前全臺有臺北市關渡、新北市及宜蘭縣交界的哈盆、新北市坪林臺灣油杉、新北市八里區挖子尾、新北市淡水河紅樹林、新北市及桃園市交界的插天山、新竹縣鴛鴦湖、苗栗三義火炎山、南投縣九九峰、嘉義臺灣一葉蘭、高雄市烏山頂泥火山、高雄市出雲山、屏東縣墾丁高位珊瑚礁、宜蘭縣南澳闊葉樹林、宜蘭縣烏石鼻海岸、臺東縣大武事業區臺灣穗花杉、臺東縣大武山、臺東紅葉村臺東蘇鐵、澎湖玄武岩等國定自然地景。
馬沙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位於臺南市將軍區西北海邊,北隔將軍溪與北門對峙。是個典型的漁村,也是南臺灣有名的海水浴場。風景秀麗,亦即昔日臺南八景之一的綠帆影。
潮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廣東潮安、頭一帶和福建南部的劇種。形成於明朝中葉,當時稱為「潮調」,保留很多唐宋以來的古樂曲和明代弋陽腔的唱法。
潮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大陸地區廣東潮州、頭地區的傳統地方音樂。源流可上溯南朝古樂,隋唐承繼,協律郎陳政及韓愈曾極力倡導。到明清再承襲和融匯正音戲、崑腔、西秦、外江等劇種的音樂,構成獨特風格的曲調。與我國古典詩詞格律的起承轉合有密切關係,曲調清麗,變幻奇妙。今臺灣、閩南的龍巖、龍溪地區及東南亞、港澳華人僑居之地皆有流傳。
經濟特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開發中國家為賺取外匯,創造就業機會,引進先進科技或建立出口導向型的工業,在本國沿海劃出一定領域,提供種種優惠條件,吸引外國資金的地區。如中共自西元1980年起,先後在廣東、福建成立深圳、珠海、頭和廈門四個經濟特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