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70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戴望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多用四行段,其次是三行段。1928年8月,他作的格律詩《雨巷》在《小說月報》發表。詩中寫道:「撐著油紙傘,獨自/徬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葉聖陶在編髮這首詩時,稱許他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的紀元」。戴望舒本來是同情左翼思潮的,但他從不隨聲附和多數人的說法,寧願背負罵名,也要堅持自己的見解。就在左翼文藝大張旗鼓爭辨「國防文學」的時候,他因為對「國防詩歌」的不滿,從維護詩歌藝術品位出發,不惜站到了與左翼對立的位置上。他尖銳地批評了國防詩歌的偏狹、粗糙,認為那些國防詩...
陽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遮蔽陽光的傘。以鐵、木或竹等作傘骨,用布、塑膠或油紙做成傘面。也稱為「旱傘」。
半透明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透光但不十分明亮的物體。如乳白色玻璃、油紙等。
捻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代咸豐、同治年間(西元1852~1868)活動於北方的盜匪。原為安徽、河南、山東一帶的鄉民,為了驅疫避災,點燃油紙捻玩龍戲,稱之為「捻」,參加的多為遊手好閒、不事生產的地痞無賴,後來愈聚愈多,遂成股匪,而橫行鄉里,為害甚大。也稱為「捻子」。
膏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醫學上把藥物浸於麻油內,適當時間後再於鍋中煎熬、去渣至濃稠狀。加入黃丹拌勻,離火後等藥物凝固,而放置涼水中去火毒,即成膏藥。使用時先加熱使其軟化,而鋪於布或薄油紙上,再貼上患部。一般膏藥依藥方不同而有行氣、活血或消腫定痛、護肉等作用。亦有將鮮藥搗爛後,攤在紙上而成。《紅樓夢》第八○回:「我不信,一張膏藥就治這些病,我且問你,倒有一種病,可也貼的好麼?」舊稱為「薄貼」。
迸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物體光芒四射的樣子。《西遊記》第一六回:「你看他不由分說,急急的走了去,把個包袱解開,早有霞光迸迸,尚有兩層油紙裹定,去了紙,取出架裟,抖開時,紅光滿室,彩氣盈庭。」
響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複製書法的方法。在牆上打洞,將字帖蒙上油紙,放在洞口,利用洞外陽光透過字帖背面,以便鉤摹,稱為「響搨」。
夾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印花染色的方法。始於秦、漢之際,唐代以後非常普遍。用兩塊木板雕刻同樣圖案的花紋,再將絹布對折夾入二板中,然後在雕空處染色,成為對稱的染色花紋。後發展為用鏤花油紙版塗刷印。所染成的織物也稱為「夾纈」。
紙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紙張包裹物品而成的東西。如:「小紙包」、「油紙包」。《紅樓夢》第六○回:「遞了一個紙包與他們,說是薔薇硝,帶與芳官去擦臉。」
拔火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中醫療法。以竹筒、陶瓷等製成的小罈或寬口瓶作為火罐。拔罐時,將點燃的酒精棉或油紙條,直接置於火罐內片刻後,趁熱將罐倒扣在皮膚上。罐內因燃燒而空氣減少,產生負壓,皮膚被吸,引起局部充血或瘀血現象,以達到治療效果。通常用於腰痛、頭痛、神經痛、關節炎和哮喘等多種病症。也作「拔罐子」。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