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8.46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浸溼、沾溼。同「沾」。《文選.江淹.恨賦》:「此人但聞悲風汩起,血下霑衿。」
螳螂捕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楚國,而且不准任何人對此事進諫。有個隨侍想勸阻他,卻又不敢,於是故意在早上拿著彈弓到庭院裡,讓露水沾溼他的衣服。如此連續三天,吳王問他說:「你為什麼要這樣呢?」他便回答:「有隻蟬在樹上唱歌,不知螳螂在後面要抓牠。同樣的,螳螂忙著捕蟬,也不知道身後有隻黃雀要吃牠。黃雀則是伸著脖子要啄螳螂,也不知道我在樹下準備把牠射下。牠們三個都只顧眼前的利益,完全無暇顧及身後的危險。」吳王聽了,警覺到有許多國家正對吳國虎視眈眈,恐怕會利用吳國專力伐楚時乘隙進攻,於是便打消攻楚的念頭。由於這個故事,於是有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成語,與單用「螳螂捕蟬」一語同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潤溼、沾溼。唐.王維〈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宋.陸游〈浪淘沙.綠樹暗長亭〉詞:「清淚浥羅巾,各自消魂。」
濡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沾溼、潮溼。「溼」文獻異文作「濕」。《管子.度地》:「不利作土功之事,濡濕日生,土弱難成。」《喻世明言.卷一三.張道陵七試趙昇》:「真人又投身入水,即乘黃龍而出,衣服毫不濡濕。」
以沫相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呴以濕:泉水乾涸,魚兒張口哈氣互相潤濕。呴,音ㄒㄩˇ,張口哈氣使對方溫潤。 (3) 濡:音ㄖㄨˊ,沾溼。 ◎2《莊子.天運》孔子見老聃而語仁義。老聃曰:「夫播糠眯目﹐則天地四方易位矣;蚊虻噆膚,則通昔不寐矣。夫仁義憯然乃憤吾心,亂莫大焉。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風而動,總德而立矣,又奚傑然若負建鼓而求亡子者邪?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為辯;名譽之觀,不足以為廣。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沾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淚沾溼衣襟。形容淚如雨下。《莊子.應帝王》:「列子入,泣涕沾襟,以告壺子。」《文選.張衡.四愁詩四首之二》:「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從之湘水深,側身南望涕沾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沾溼。《說文解字.水部》:「浞,濡也。」
相呴相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泉水乾涸,魚兒用吐沫互相沾溼。語本《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後比喻人同處困境中時,以微力相互救助。
濡沫涸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呴以濕:泉水乾涸,魚兒張口哈氣互相潤濕。呴,音ㄒㄩˇ,張口哈氣使對方溫潤。 (3) 濡:音ㄖㄨˊ,沾溼。 ◎2《莊子.天運》孔子見老聃而語仁義。老聃曰:「夫播糠眯目﹐則天地四方易位矣;蚊虻噆膚,則通昔不寐矣。夫仁義憯然乃憤吾心,亂莫大焉。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風而動,總德而立矣,又奚傑然若負建鼓而求亡子者邪?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為辯;名譽之觀,不足以為廣。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雲驥行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況:通「貺」,賜與。 (3) 天馬:指天帝所乘的神馬。 (4) 霑:音ㄓㄢ,同「沾」,浸溼、沾溼。 (5) 赤汗:紅色的汗水。 (6) 沬:音ㄏㄨㄟˋ,同、。洗面的意思。此指流赭滿面。 (7) 流赭:流出紅褐色的汗。赭,音ㄓㄜˇ,紅褐色。 (8) 俶儻:音ㄊ|ˋ ㄊㄤˇ,卓越豪邁,灑脫不受約束的樣子。俶,「倜」的異體字。 (9) 權奇:權謀奇策。 (10) 籋:音ㄋ|ㄝˋ,通「躡」,輕踏。 (11) 晻:音ㄢˇ,陰暗。 (12) 迣:音ㄓˋ,超越,踰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