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56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海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海底地震、火山爆發等地盤變動,引起海面水位變化所激起的巨大海浪海浪往往高達數十公尺,若衝上陸地時,則造成極大的災害。[例]大地震所引起的海嘯,使得沿海居民無家可歸,流離失所。
曾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洪范皇極注》、《邊情十五義》等,為後人留下了一批寶貴的歷史遺產。評價: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西樓》海浪如雲去都回,北風吹起數聲詩,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南城》“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
凶多吉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形勢不樂觀。[例]那個在海邊戲水的學生被海浪捲走,搜救人員至今仍未尋獲,恐怕已凶多吉少。
張曼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沒有工作?卻不曾停下腳步看看已經擁有的幸福,這些如今看來都是最珍貴而且是稍縱即逝的!  一如海之於海浪,張曼娟深信每個人都擁有幸福的能力,可能一時失落、一時迷惑,但終將會返回幸福。 著作  小說《海水正藍》、《笑拈梅花》、《鴛鴦紋身》、《我的男人是爬蟲類》、《火宅之貓》、《喜歡》、《彷彿》、《芬芳》、《張曼娟妖物誌》; 散文《緣起不滅》、《百年相思》、《人間煙火》、《風月書》、《夏天赤著腳走來》、《青春》、《黃魚聽雷》、《不說話只作伴》、《天一亮,就出發》、《你是我生命的缺口》、《噹!我們同在一起》。 評價  印象中的...
海洋的內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包含人們與自然存在的海洋互動之後,所衍生出的各種海洋事物及事務。有關「自然界中存在的海洋」,如海水、海浪、海魚、海藻、海島、海鳥…等,這些屬於「自然海洋」的範疇,人們透過自然科學研究的途徑來認識它。在「人們意識中存在的海洋」乃是人們與自然海洋互動之後,存留在人們心中的海洋,是經由個人經驗後的主觀認定,它存在於人們意識中,故稱為「意識海洋」。歸納出,「自然海洋」與「意識海洋」之間的兩個重要區分:第一、 要認識「自然海洋」必須透過自然科學的探究,通常是對它進行有關成分、構造、組成…等方面的分析;但要理解「意識海洋」則必須透過...
塊體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響;不同塊體運動的速度和其移動的體積可以有很截然不同的差異。 主要的塊體運動方式: 1.崩落 河流和海浪等外營力侵蝕山坡的坡腳,使其後退並變陡,逐漸降低其對上邊坡的支撐力,繼而使上邊坡岩體發展出張力裂隙,最後破裂,並受重牽引而崩落。崩落在坡腳的物質逐漸堆高而形成錐狀的堆積地形,稱為崖錐(talus)。崖錐的坡度與崩落岩石的大小有關;由於顆粒愈大,彼此間的滑動阻力也愈大,因此由其所堆積的地形有比較陡峻的邊坡。 2. 流動 Flow山坡上或山谷中,含著大量水分的泥沙,往下坡快速移動的現象,稱之為流動。須具備豐沛雨水、鬆動的土...
浪淘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海浪一波波拍打沙灘,將泥沙滾上岸又捲走的現象。如:「我坐在海邊默默地看著浪淘沙,得到不少啟示。」
沖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沖刷侵蝕。[例]海岸邊的岩石長期受海浪的沖蝕,而形成各種奇岩怪石。
沖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水流沖擊,使土石流失或造成剝蝕。[例]岸邊的岩石經過海浪的沖刷,逐漸形成了海蝕平臺。
海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海浪。如:「海潮洶湧,漁船轉瞬間被大浪吞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