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9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洩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應該讓人知道的事情讓人知道了。《三國演義》第六回:「商議已定,密諭軍土勿得洩漏。」《西遊記》第一四回:「你可暗暗的念熟,牢記在心,再莫洩漏一人知道。」也作「泄漏」、「洩露」。
|
漏洞百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處都是破綻、缺失。常指作文、說話或行為不嚴謹,往往自相矛盾,無法自圓其說。如:「寫論文時要多找材料,多用心思考,自然不會漏洞百出。」
|
遺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漏掉、脫落。《晉書.卷六六.陶侃傳》:「千緒萬端,罔有遺漏。」《紅樓夢》第六七回:「他哥哥能帶了多少東西來,他挨門兒送到,並不遺漏一處。」
2.失火、火災。《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則聽得街上鬧炒炒,連忙推開樓窗看時,見亂烘烘道:『井亭橋有遺漏!』」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我則聽的張員外家遺漏火發,哎喲天那!諕得我立掙痴呆了這半霎。」
|
網漏吞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網,魚網,比喻法網。吞舟,指能吞舟的大魚,比喻大奸大惡的人。網漏吞舟語本《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列傳.序》:「網漏於吞舟之魚,而吏治烝烝,不致於姦,黎民艾安。」比喻法令寬疏,大奸大惡的人仍被饒恕。《晉書.卷八三.顧和傳》:「明公作輔,寧使網漏吞舟,何緣採聽風聞,以察察為政?」《宋書.卷七四.沈攸之傳》:「泰始開辟,網漏吞舟。」
|
疏而不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老子》第七三章:「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後以疏而不漏比喻法網雖寬大鬆散,但絕不會讓犯罪者逃脫。《北史.卷九四.高麗列傳》:「暨箕子避地朝鮮,始有八條之禁,疏而不漏,簡而可久,化之所感,千載不絕。」明.無名氏《尋親記》第三三齣:「天網疏而不漏,張敏這廝呵!你為人太不悛,從前作過,赦後結冤,萬剮凌遲誰見憐!」亦指內容簡要卻不遺漏。《隋書.卷一八.律曆志下》:「疏而不漏,綱要克舉。」唐.劉知幾《史通.卷五.補註》:「范曄之刪後漢也,簡而且周,疏而不漏,蓋云備矣。」
|
船到江心補漏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不事先預防,臨時出事,想補救也來不及了。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恁時節,船到江心補漏遲,煩惱怨他誰。事要前思免勞後悔。」明.徐霖《繡襦記》第一九齣:「他病篤求醫,恐船到江心補漏遲。」
|
漏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夜。如:「漏夜趕路」。
|
透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露出。宋.莫將〈木蘭花.清姿自是生寒瘦〉詞:「清姿自是生寒瘦,更在春前並臘後。誰教六出巧遮藏,爭似一番先透漏。」
2.洩漏。如:「他口風很緊,半點都不肯透漏。」《紅樓夢》第九一回:「因怕金桂拿他,所以不敢透漏。今見金桂所為先已開了端了,他便樂得借風使船,先弄薛蝌到手,不怕金桂不依,所以用言挑撥。」
3.疏忽,被人乘虛而入。《宋史.卷一九○.兵志四》:「私立賞罰,嚴於官府,分番巡邏,鋪屋相望,若透漏北賊及本土強盜不獲,其當番人皆有重罰。」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恐怕邊關透漏,央及家人奔驟。似箭穿著鴈口,沒個人敢咳嗽。」
4.遺落。《朱子全書.卷二.學二.存養》:「心體通有無,該動靜,故工夫亦通有無,該動靜,方無透漏。」
|
天機不可洩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道的祕密不可預先透露。比喻祕密不能講出來。《儒林外史》第七回:「那時老先生尚不曾高發,天機不可洩漏,所以晚生就預先迴避了。」《紅樓夢》第七八回:「天機不可洩漏,你既這樣虔誠,我只告訴你,你只可告訴寶玉一人。」也作「天機不可泄漏」。
|
鐘鳴漏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夜半鐘響,計時的沙漏或水漏已殘。指深夜。漢.崔寔〈政論〉:「鐘鳴漏盡,洛陽城中,不得有行者。」比喻殘年、晚年。「鐘」文獻異文作「鍾」。《魏書.卷五五.游明根傳》:「臣桑榆之年,鍾鳴漏盡,蒙陛下之澤,首領獲全。」《隋書.卷六二.柳彧傳》:「伏見詔書以上柱國和干子為杞州刺史,其人年垂八十,鍾鳴漏盡。」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