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火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用來點燃煙火以示警的建築物。《三國演義》第七三回:「選高阜處置一火臺,每臺用五十軍守之。」
接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火連天」。見「火連天」條。01.清.丘逢甲〈書事疊前韻〉詩一○首之二:「接天火迫殘年,孤負鐃歌製凱旋。依舊元戎竇車騎,更無人與勒燕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舉起火。古代的一種軍事示警信號設備。遇有敵兵入侵時,便在火臺上燃燒薪草,通知警戒和救援。《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公子與魏王博,而北境傳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火臺。用來偵察敵人的地方。如:「前方候傳來備戰的訊息,軍隊馬上進入緊急狀態。」
桔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桔槔上置火,作為傳遞警告敵人來襲的高塔。《樂府詩集.卷九三.新樂府辭四.張仲素.塞下曲五首之五》:「陰磧茫茫塞草腓,桔槔上暮煙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火和鼓聲,都是戰時所用的工具。或比喻戰亂。《文選.沈約.齊安陸昭王碑文》:「鼓相望,歲時不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戍守火臺的兵士。唐.戎昱〈塞上曲〉:「山頭子聲聲叫,知是將軍夜獵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焚燒狼糞所形成的煙,風吹不易消散。古代戍守邊境的軍士多用來傳達警訊。宋.陸游〈謝池春.壯歲從戎〉詞:「陣雲高,狼夜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古代邊塞上守火的亭子。通「燧」。《文選.班彪.北征賦》:「登鄣隧而遙望兮,聊須更以婆娑。」三國魏.王粲〈七哀〉詩三首之三:「登城望亭隧,翩翩飛戍旗。」
五花八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但須遲我三日。」即收拾筐箱器皿衣履什物,至於醢鹽食具,莫不捆載而去。越數日,復還,曰:「大江以北,煙甚熾,吾未有備,將鳩工而飭材焉。惟重驚動相公起居,有足愧耳。」即召函人、矢人,造作干戈器械,鍛鍊刮磨,錚錚有聲,數日而舉。乃集數百人,甲冑1>而馳,耀武庭中。庭不甚廣,而縱橫馳驟2>,五花八門3>,宛如教場演習兵弁4>也,一呼擁而去。 〔注解〕 (1) 甲冑:鎧甲和頭盔。 (2) 馳驟:騎馬疾奔。 (3) 五花八門:五花陣和八門陣,陣法變化多端。前者可參《隋唐演義.第六回》,後者可參《鬼谷四友志.卷二上》。 (4) 兵弁:兵士。弁,音ㄅ|ㄢˋ。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