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2.20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寬長而有棉絮夾裡的外衣。如:「袍服」、「外袍」、「長袍馬褂」。《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論語.子罕》:「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用軟言柔語相求。唐.元稹〈遣悲懷〉詩三首之一:「顧我無衣搜畫篋,泥他沽酒拔金釵。」唐.皇甫枚《飛煙傳》:「郎心應似琴心怨,脈脈春情更泥誰。」
袍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袍,外衣;澤,通「襗」,內衣。語本《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澤。」後遂用「同袍同澤」形容軍人間休戚與共的友情;省為「袍澤」,作為軍中同事的稱呼。如:「袍澤之誼」、「袍澤故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舍,養馬的地方。《詩經.小雅.鴛鴦》:「乘馬在廄,摧之秣之。」《史記.卷三三.魯周公世家》:「家無衣帛之妾,廄無食粟之馬。」
同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袍,外衣。「同袍」指共穿一件衣服。語出《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後作為軍人間的互稱。如:「這位是我的同袍,我們的感情就像親兄弟一般。」明.孫仁孺《東郭記》第二四齣:「君家朋友何須道,翻騰雲雨都常套,抵多少白首相知,按劍同袍。」
敵愾同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同仇敵愾」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同仇敵愾」係由「同仇」及「敵愾」二語組合而成。 「同仇」出自《詩經.秦風.無衣》,內容是說:即使沒有足夠的衣服,仍然可以共穿戰袍,整理武器,一起殺敵。描述了慷慨赴戰的志氣,反映戰士之間的友誼,從穿衣到殺敵,都願意患難與共。 「敵愾」則是出自《左傳.文公四年》,內容敘述甯武子婉轉批評了魯國僭用天子的歌樂。衛國的甯武子到魯國訪問,文公設宴款待,席間文公命樂工們演奏〈湛露〉和〈彤弓〉兩首詩歌。甯武子沒有辭謝,也沒有賦詩應和,按當時的外交禮節而言,是很失禮的。於是文公派管理禮賓事務的官員私下探問原因,甯武子說:「我以為那兩首詩歌是樂工為了練習而演奏的,因...
同袍同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袍,外衣。澤,通「襗」,內衣。同袍同澤,指共穿一件衣服。語本《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脩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後用以形容軍中同事間患難與共的友情。如:「軍隊就像個大家庭,相互要有同袍同澤的情感,互助互持。」
沽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買酒。唐.元稹〈遣悲懷〉詩三首之一:「顧我無衣搜畫篋,泥他沽酒拔金釵。」宋.利登〈沽酒〉詩:「有錢但沽酒,莫買南山田。」
偕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同行。《詩經.秦風.無衣》:「王于興師,脩我甲兵,與子偕行。」《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今限已滿,吾欲歸,子可偕行,天上之樂,勝于人間多矣。」
缺衣少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本的衣食需求得不到滿足。形容生活貧窮。明.李贄〈復李漸老書〉:「即此衣食之賜,既深以為喜,則缺衣少食之煩惱不言而知也。」也作「缺食無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