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3.17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豎起來的大石塊或木柱。古代用來觀測日影、拴綁牲口、引棺入穴等。上或有穿孔。《說文解字.石部》:「碑,豎石也。」清.段玉裁.注:「《聘禮》鄭注曰:『宮必有碑,所以識日景,引陰陽也;凡碑引物者宗廟則麗牲焉;其材,宮廟以石,窆用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繫在牲口頸上,用以拴住牽拉的繩子。[例]脫韁野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吃草的牲口。《淮南子.時則》:「乃命宰祝行犧牲,案芻豢。」唐.高誘.注:「草養曰芻,穀養曰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皮製的長軟器具,用來驅使牲口或打人。如:「馬鞭」、「皮鞭」、「鞭長莫及」。也稱為「鞭子」。
秣馬厲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餵飽牲口磨利兵器,積極做好作戰準備。[例]全體將士秣馬厲兵,準備決一死戰。
千頭萬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桃腮點嫩朱,柳眉愁未足,萬緒千頭,一點情舒。」 02.《兒女英雄傳.第一一回》:「心中萬緒千頭,在牲口上悶悶不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鹽、糖、酒等調味料浸漬食物。如:「醃肉」。《水滸傳》第四五回:「宰了的牲口醃了罷,從今日便休要做買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控制牛、馬等牲口的韁繩。《禮記.曲禮上》:「執策分轡,驅之五步而立。」唐.孔穎達.正義:「轡,御馬索也。」《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市人皆觀公子執轡,從騎皆竊罵侯生。」
2.指韁繩與套在牲口嘴中的銜勒。如:「鞍轡」、「轡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拴繫牲口以拉車的皮繩或麻繩組。如:「大車套」、「牲口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在後面驅策。如:「趕牛」、「趕鴨子」。《恨海》第五回:「車夫趕著牲口,逕投南道上去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