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65.6265 ms
共 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明眸皓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皓齒明眸注音︰ㄏㄠˋ ㄔˇ ㄇ|ㄥˊ ㄇㄡˊ漢語拼音︰hào chǐ míng móu釋義︰即「明眸皓齒」。見「明眸皓齒」條。
01.宋.蔡伸〈青玉案.參差弱柳長堤路〉詞:「參差弱柳長堤路,柳外征帆去。皓齒明眸嬌態度。回頭一夢,斷腸千里,不到相逢地。」
02.元.關漢卿《玉鏡臺記.第二折》:「都為他皓齒明眸,不由我使心作倖。」 參考詞語︰星眸皓齒注音︰ㄒ|ㄥ ㄇㄡˊ ㄏㄠˋ ㄔˇ漢語拼音︰xīng móu hào chǐ釋義︰猶「明眸皓齒」。見「明眸皓齒」條。
01.元.楊景賢《劉行首.第三折》:「捨性命輕拋撇,則戀著星眸皓齒,杏臉鶯舌。」 參考詞語︰皓齒星眸注音︰ㄏㄠˋ ㄔˇ...
|
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凡、所有。元.關漢卿《玉鏡臺》第一折:「則見脂粉馨香,環佩丁當,藕絲嫩新織仙裳,但風流都在他身上。」
|
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特殊、與眾不同。如:「別格」。元.關漢卿《玉鏡臺》第二折:「小姐比昨日打扮的又別,真神仙中人也。」
|
死得其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死得有意義有價值。《魏書.卷七八.張普惠傳》:「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復何恨。」明.朱鼎《玉鏡臺記》第二六齣:「人生自古誰無死,只要死得其所,吾復何恨。」
|
天作之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明.朱鼎《玉鏡臺記》第七齣:「以表妹之貌,配溫嶠之才,真為天作之合。」
|
噬臍莫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噬臍何及注音︰ㄕˋ ㄑ|ˊ ㄏㄜˊ ㄐ|ˊ漢語拼音︰shì qí hé jí釋義︰即「噬臍莫及」。見「噬臍莫及」條。
01.《隋書.卷七○.李密列傳》:「但今英雄競起,實恐他人我先,一朝失之,噬臍何及!」 參考詞語︰噬臍無及注音︰ㄕˋ ㄑ|ˊ ㄨˊ ㄐ|ˊ漢語拼音︰shì qí wú jí釋義︰即「噬臍莫及」。見「噬臍莫及」條。
01.唐.高彥休〈盧相國指揮鎮州軍〉:「一失其機,噬臍無及。」
02.明.朱鼎《玉鏡臺記.第二九齣》:「事在預防,若待羽翼成後,噬臍無及。」
|
注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宿命思想,以為個人或團體的一切遭遇或變化,上天早已決定,非人力所能更易。宋.戴復古〈望江南.石屏老〉詞:「注定一生知有命,老來萬事付無心。」元.關漢卿《玉鏡臺》第四折:「從今後姻緣注定姻緣簿,相思還徹相思苦。」也作「註定」。
|
孜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仔細。宋.柳永〈十二時.晚晴初〉詞:「夜永有時,分明枕上,覷著孜孜地。」元.關漢卿《玉鏡臺》第二折:「朝至暮不轉我這眼睛,孜孜覷定。」也作「咨咨」。
|
哥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稱謂:(1)對兄長的稱呼。《三國演義》第一六回:「你敢傷我哥哥!」(2)父對子的自稱。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二五.哥》:「唐時人稱父為哥。《舊唐書王琚傳》:『玄宗泣曰:「四哥仁孝,同氣惟有太平。」』睿宗行四故也。玄宗子隸王琰傳:『惟三哥辨其罪。』玄宗行三故也。」也作「歌歌」。(3)對子姪輩的暱稱。元.關漢卿《玉鏡臺》第二折:「(夫人云)倩英,你拜哥哥。今日為始,便是你師父了也。」(4)對平輩的敬稱。《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告哥哥則個,奴家爹娘也在褚家堂左側,若得哥哥帶挈奴家同走一程,可知是好?」
|
慷慨赴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赴義,為正義而死。慷慨赴義指意氣激昂的去為正義犧牲生命。明.朱鼎《玉鏡臺記》第二六齣:「大丈夫當慷慨赴義,何用悲為?」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