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54.99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叢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教用語:(1)比喻生死輪迴。《長阿含經》卷五:「何等生二足尊,何等出叢林苦。」(2)寺院道場。《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又陞了一個數丈的高坡,坡側隱隱見有個叢林。」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意指生死輪迴是無窮盡的,但只要能看到自我清淨的本性,即可解脫輪迴的痛苦。後引申為惡將招致無窮的痛苦,向善才能到達安樂境界,用來勸人改過自新。元.無名氏《度柳翠》第一折:「世俗人沒來由爭長競短,你死我活,有呵喫些個,有呵穿些個,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無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佛教四果之一。指證悟無我,不再隨入生死輪迴的聖者境界。《出三藏記集》卷一:「舊經無著果,新經阿羅漢。」
因果報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的基本理論之一。佛教謂生死輪迴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果關係。一切有意志的行為,不論善惡或中性,都必導致未來世的樂、苦或中性的生活經驗和生命形態。換言之,一切眾生的生活經驗和生命形態都是過去意志行為的結果。這種因果關係,在未解脫之前,永不休止。
苦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教用語。比喻生死輪迴的三界。《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行由第一》:「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
四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的基本教義之一。釋迦牟尼總括一切生死涅槃的因果及應取應捨之道,提出苦、集、滅、道四諦的教法。因這四項教法是真實、無錯亂,所以稱為「四諦」。苦諦謂生死輪迴是痛苦、不圓滿;集諦謂產生痛苦的原因;滅諦謂痛苦的息滅;道諦謂息滅痛苦的方法。四諦間的關係:苦諦是結果,集諦是原因,滅諦是結果,道諦是原因,苦、集應捨棄,滅、道應取應行。《中論》卷四:「以無四諦故,見苦與斷集,證滅及修道,如是事皆無。」也作「四聖諦」。
波羅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從生死輪迴的苦海至解脫的彼岸。為梵語的Pāramitā音譯。晉.支遁〈大小品對比要鈔序〉:「夫般若波羅蜜者,眾妙之淵府、群智之玄宗、神王之所由、如來之照功。」也譯作「波羅蜜多」。
無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1)大乘佛教中觀派認為沒有任何現象是真實的,所以一般所謂「生出某東西」的概念,在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中論》卷一:「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2)不再生死輪迴。也是阿羅漢的詞義之一。《西遊記》第九回:「那金山寺長老叫做法明和尚,修真悟道,已得無生妙訣。」
苦海無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生死輪迴是無窮盡的。宋.陸游〈大聖樂.電轉雷驚〉詞:「苦海無邊,愛河無底,流浪看成百漏船。」
三解脫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稱空、無相、無願三種修行方法。空是無我,也沒屬於我的客體;無相是對一切都不想、不念;無願是對生死輪迴不生願求。修行者對三者可由禪思入定,而證悟解脫。《大智度論》卷二○:「摩訶衍義中是三解脫門緣諸法實相,以是三解脫門觀世間即是涅槃。」也作「三昧」、「三空」、「三解脫」、「三治」。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