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力扔、丟。如:「把書狠狠地往桌上一摔。」《紅樓夢》第三回:「寶玉聽了,登時發作起痴狂病來,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
|
一笑置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官場現形記》第四六回:「漕臺見他如此說法,曉得他牛性發作,也只好一笑置之。」
|
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摧毀。《後漢書.卷六○.馬融傳》:「竄伏扔輪,發作梧槥。」
|
死灰復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復燃耶」一語,引申為「死灰復燃」這一句成語,用以譬喻失敗了又重新振作,或已經平復過去的事情再度出現發作的意思。 解釋 即失敗了又重新振作,已經消聲匿跡的事情又再度出現和發展的意思。 詞意 相似詞:大張旗鼓、東山再起、卷土重來相反詞:銷聲匿跡、偃旗息鼓 例句 電動玩具雖然已被取締,可是近幾個月來又死灰復燃,有再流行的趨勢。
|
首鼠兩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故意說:「我不能喝酒。」灌夫再三勸酒,武安侯仍相應不理。灌夫自覺受到汙辱,礙於武安侯位高權重,不好發作,就藉故大罵席上的其他客人。灌夫的舉動得罪了武安侯,便叫人把他綁起來,並且捉拿他的族人,打算全部判處死刑。魏其侯竇嬰是竇太后的姪子,一向和灌夫交好,他知道了這個消息後,便設法搭救灌夫和他的族人。兩人在武帝面前互相辯論,武安侯毀謗灌夫招聚天下豪傑,分明是存有謀反之心,應該處死;魏其侯則說,灌夫為國家立下許多戰功,是國家的忠臣壯士,不該為了酒醉鬧事這種小錯就處死。對於這次爭論,武帝問過在場大臣們的看法,御史大夫韓安國不得罪雙方,認為他們都說出一定的事實,但其中的是非曲直依然得要由聖上自為裁斷。臣...
|
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發洩、發作。如:「鬧彆扭」、「鬧情緒」。《紅樓夢》第五七回:「寶玉聽了一個『林』字,便滿床鬧起來。」
|
反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原已漸癒的病,忽又發作轉壞。
|
嘴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臉頰。《儒林外史》第三回:「他只因歡喜狠了,痰湧上來,迷了心竅,如今只消他怕的這個人來打他一個嘴巴。」《紅樓夢》第六七回:「鳳姐聽了,一腔火都發作起來,喝令:『打嘴巴。』」
|
如痴如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神情恍惚,陶醉於其中。明.謝讜《四喜記》第一四齣:「子京,你怎麼如痴如醉,做出這個嘴臉,想是青霞事又發作了。」也作「如醉如痴」。
|
影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藉此說彼,暗指某人某事。《醒世恆言.卷九.陳多壽生死夫妻》:「把一團美意,看做不良之心,捉雞罵狗,言三語四,影射的發作了一場。」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