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67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抽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肌肉牽動痙攣,多見於四肢和顏面。小孩發燒時常有抽搐現象。
著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招受涼氣而發燒、感冒。如:「現在早晚溫差甚大,很容易著涼。」也作「招涼」。
對症下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載了一個實例,可以助我們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府吏兒尋和李延一起來找名醫華佗看病,他們兩個人都頭痛身體發燒,症狀相同。華佗診斷該給兒尋潟藥、李延發汗藥。他們覺得奇怪,就問:「為什麼症狀相同卻開不同的藥?」華佗回答說:「兒尋的病因在體內,李延的病因在體外,所以治療的方法不同。」分別給他們用藥,隔天就都好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疱疹」條。
排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免疫學上指生物體對於非本身組織的外來物質,所產生免疫反應來抵抗的一連串變化。如人體器官移植後的發燒,便是人體的排斥作用之一。
准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許可。[例]小明感冒發燒,老師准許他請假回家休息。
面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東西的表面。《紅樓夢》第四九回:「一時史湘雲來了,穿著賈母與他的一件貂鼠腦袋面子,大毛黑灰鼠裡子,裡外發燒大褂子。」
一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次、一回。[例]這次感冒,我曾經一度發燒到攝氏三十九度。
徵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發生前所顯示的各種跡象、徵兆。如:「咳嗽、發燒往往是感冒的徵候。」也作「徵兆」。
食慾不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胃口大開,均屬於正常生理現象。除此之外,造成食慾不振的原因尚有下列幾種:1. 身體不適,例如:感冒、發燒、牙痛或扁桃線發炎等。2. 天生食量較小。3. 生活不規律,睡眠不足。4. 用餐前零食攝取太多,尤其是甜食。5. 飲食習慣不佳,喜歡邊吃邊玩,或是吃飯「配」電視。6. 食物種類或烹調方式過於單調,無法引起食慾。7. 情緒不佳、被責罵或感覺不受重視,試圖引起父母親的注意。8. 缺乏運動導致活動量不足,或是用餐前激烈運動導致過度疲勞。 二、對策父母或照顧者的角色在於提供營養豐富且種類多元的食物,由幼兒本能反應來選擇吃甚麼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