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敗血性休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血液遭到細菌嚴重感染導致循環失調,血流分布不均的疾病。由於血壓降低而致使組織缺氧,產生代謝性及呼吸性酸中毒,引起發燒、昏迷、甚至死亡。
大腸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多因赤痢菌、沙門菌、病原大腸菌等細菌的感染,與腸管過敏、氣候劇變、精神壓迫等造成。症狀以腹瀉為主。一日腹瀉十餘次,大便呈水狀且半透明,略帶黃膿或血絲。還會發燒、嘔吐,或激烈腹痛。治療方法因病而異,主要需補充水分,多吃流質食品。也稱為「大腸粘膜炎」。
冰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裝冰塊用的橡膠袋,當病人身上發熱時,可用來降低溫度。[例]小弟發燒到三十九度,醫生說可以讓他枕著冰袋睡。
隨症用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載了一個實例,可以助我們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府吏兒尋和李延一起來找名醫華佗看病,他們兩個人都頭痛身體發燒,症狀相同。華佗診斷該給兒尋潟藥、李延發汗藥。他們覺得奇怪,就問:「為什麼症狀相同卻開不同的藥?」華佗回答說:「兒尋的病因在體內,李延的病因在體外,所以治療的方法不同。」分別給他們用藥,隔天就都好了。
細菌性心內膜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心臟內膜受到腸球菌或草綠色鏈球菌狀感染而發炎,分急性慢性二種,常見在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或風溼性瓣膜症的人身上,會有長期發燒不退、關節疼痛、皮下出血等症狀。
風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潛伏期二至四星期,流行期為春夏之間。主要症狀是發燒出疹及耳後、後腦、頸部的淋巴結腫脹,數天後症狀即消失。也稱為「三日疹」。
帶狀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副鼻腔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鼻子兩側是副鼻腔,有腔洞,在此引起的炎症稱為「副鼻腔炎」,經常在發燒以後所引起。
膿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一種胸膜腔內積膿的病症,多與肺炎併發。症狀包括發燒、呼吸急促、胸部疼痛等。
血清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注射免疫血清而發生蕁麻疹及中毒的病症。常出現發燒、氣喘、關節痛等症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