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66.5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馬革裹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釋義3 3.用法4 4.義近.義反4.1 義近4.2 義反5 5.例句 1.出處 後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牀在兒女子手中邪?」 2.釋義 用馬皮把屍體裹起來。革︰皮革。 3.用法 表示戰死沙場,形容將士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4.義近.義反 義近 以身許國、效死疆場、捐軀報國 義反 貪生怕死、臨陣脫逃、忍辱苟活 5.例句 當軍人的應該有戰死沙場,馬革裹屍的覺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毛織品。通「氈」。漢.桓寬《鹽鐵論.本議》:「江南之柟梓竹箭,燕、齊之魚鹽旃裘。」《史記.卷一一○.匈奴傳》:「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
楚材晉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春秋時,蔡人公孫歸生(聲子)出使晉國,回國途中去了楚國。楚令尹子木接見他,並且詢問他晉國的一些情況,其中談到人材的任用問題。子木問晉和楚兩國的大夫誰較賢能?公孫歸生回答說:「晉卿不如楚卿賢能,但是晉的大夫不僅賢能,還都是可以任命為卿的人才,然而這些人才:析公、雍子、子靈、賁皇等人,都是從楚國去的。就像楚出產的杞木、梓木、皮革,被運往晉國使用一樣。楚國空有人才卻不知運用,最後卻為晉國所任用。」後來「楚材晉用」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才外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布帛、皮革或各種纖維材質等做成。穿著在身上,用以遮蔽身體、防熱禦寒。通常古多指上衣。《詩經.邶風.綠衣》:「綠兮衣兮,綠衣黃裳」漢.毛亨.傳:「上曰衣,下曰裳。」漢.揚雄《法言.修身》:「惜乎衣未成而轉為裳也。」今或泛指衣服。如:「毛衣」、「雨衣」、「成衣」、「衣不蔽體」。《詩經.豳風.七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軍人穿的護身衣物。以皮革或金屬片製成。如:「盔甲」、「鎧甲」、「披甲」。《孟子.梁惠王上》:「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但是因為鹿常常會損壞農作物,所以鹿受到農民的敵視。另一方面,由於鹿可當肉食,又可取牠們身上的皮來做皮革製品,還可以割下鹿角當藥用,所以使得鹿大量減少。(註1)2. 鹿科動物生性好動,且動作靈敏,如果被追的話,通常能夠長距離的奔跑。而且牠們還能夠跳過相當高的障礙物,所以如果想要養殖鹿的人們必須要建造至少2公尺高的籬笆,才能夠避免牠們跳離。(註2) 鹿茸鹿也是唯一長鹿茸的哺乳動物。鹿的腳在生長的過程中表面長出一層毛茸茸的皮,稱為鹿茸,鹿茸能快速生長的骨骼提供豐富的血液(鹿茸是一種骨質),當鹿角完全長成時,鹿茸就會乾枯脫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塗製皮革所用的原料,俗稱為「皮硝」。
用硝塗製皮革使柔軟。如:「這張皮革還沒硝呢!」《西遊記》第九二回:「一壁廂叫屠子宰剝犀牛之皮,硝熟燻乾,製造鎧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的一種遊戲用圓球。用皮革做成,內部以毛充填。可供拍擊、投擲、踢蹴等。[例] 蹴毬、打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物名。哺乳綱偶蹄目獐鹿屬。大眼睛大耳朵,頸長尾短,後肢比前肢略長,臀部灰白色。雄的頭頂長角。食野果、青草、菌類等,分布於歐、亞兩洲。肉可吃,毛皮可做墊褥、皮革等。也稱為「獐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哺乳綱偶蹄目。體形似鹿而較小,無角,毛粗長而呈褐色。性機警,善跳躍。肉可食,皮細軟,可製成皮革。[例]獐是中國長江流域特有的動物。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