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書信用語,用於文末,表示不細說。[例]言不盡意,餘刪,不詳。
意到筆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宋.何薳《春渚紀聞.卷六.東坡事實.文章快意》:「先生嘗謂劉景文與先子曰:『某平生無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則筆力曲折無不盡意,自謂世間樂事無踰此者』。」後以意到筆隨形容文思敏捷,得心應手。
書不盡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易經.繫辭上》:「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指內心的意思,難以用文字完全表達。《三國演義》第二六回:「書不盡言,死待來命。」
死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竭誠盡意,報效至死的決心。《戰國策.趙策四》:「今太子走,諸善太子者,皆有死心。」《後漢書.卷六六.陳蕃傳》:「伏見前司隸校尉李膺、太僕杜密、太尉掾范滂等,正身無玷,死心社稷。」
意存筆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在寫字、詩文、繪畫前先構思成熟後才下筆。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二.論顧陸張吳用筆》:「顧愷之之跡,緊勁聯綿,循環超忽,調格逸易,風趨電疾,意存筆先,畫盡意在,所以全神氣也。」也作「意在筆前」、「意在筆先」。
矩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作為典範、法式。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序志》:「但言不盡意,聖人所難;識在瓶管,何能矩矱?」
邀名射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取功名利祿。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三二.養性延命錄》:「忿爭盡意,邀名射利,聚毒攻神,內傷骨體,外乏筋肉。」
盡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全部說出來。《易經.繫辭上》:「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情至意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盡心盡意。《詩經.大雅.板》「老夫灌灌,小子蹻蹻」句下唐.孔穎達.正義:「我老夫教諫汝,其意乃款款然,情至意盡,何為汝等而未知?」
赤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紅屁股,通常用作罵詞。《西遊記》第一五回:「我把你這個大膽的馬流,村愚的赤尻!我倒再三盡意,度得個取經人來,叮嚀教他救你性命,你怎麼不來謝我活命之恩,反來與我嚷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