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9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永不磨滅。《文選.曹丕.典論論文》:「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儒林外史》第四○回:「這是小弟半生事跡,專求老先生大筆,或作一篇文,或作幾首詩,以垂不朽。」
有聲有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聲」本《詩經.大雅.文王有聲》:「文王有聲,遹駿有聲。」是說文王非常有聲譽。「有聲有色」一語則見於宋朝汪藻的〈翠微堂記〉,他記敘自己退職隱居後,寄情山水,領悟到「世之有聲有色者,未有不爭而得,亦未有不終磨滅者」,意思是說:擁有名聲和貴位的人,都必須不斷地爭奪才能得到,而且將會消失。他以為只有山水帶給人的快樂,不須爭奪,並且可以長存心中。後來「有聲有色」這句成語,不只用來形容人,還可以用在形容事物的豐富多采。如《老殘遊記》第七回:「若求在上官面上討好,做得烈烈轟轟,有聲有色,則只有依玉公辦法,所謂逼民為盜也。」至於明.謝榛《四溟詩話》卷二:「謝靈運『池塘生春草』,造語天然,清景可畫,有聲有色...
消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消逝不見。如:「他的身影消失在黑暗的角落。」「這份激情瞬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馮少府  仲月景氣佳,東林一登曆。中有故人詩,淒涼在高壁。  精思長懸世,音容已歸寂。墨澤傳灑餘,磨滅親翰跡。  平生忽如夢,百事皆成昔。結騎京華年,揮文篋笥積。  朝廷重英彥,時輩分圭璧。永謝柏梁陪,獨闕金門籍。  方嬰存歿感,豈暇林泉適。雨餘山景寒,風散花光夕。  新知雖滿堂,故情誰能覿。唯當同時友,緘寄空淒戚。 同李二過亡友鄭子故第(李與之故,非予所識)  客車名未滅,沒世恨應長。斜月知何照,幽林判自芳。  故人驚逝水,寒雀噪空牆。不是平生舊,遺蹤要可傷。 話舊(亭中對兄姊話蘭陵崇賢懷真已來故事,泫然而作)  存...
亞理士多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圖偉大的精神及思想傳統,並且進一步將之發揚光大,對於整個西方的精神文明以及學術文化的奠基,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參考資料徐宗林(1975)。西洋教育思想史。台北:文景。林玉体(1995)。西洋教育思想史。台北:三民。林逢祺、洪仁進(2008)。教師哲學 哲學中的教師圖像。台北,五南。
人窮志不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雖然生活貧困,志氣卻不被磨滅。如:「我人窮志不窮,絕不會向人搖尾乞憐。」
殘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缺壞而不完整、不完備。唐.賈至〈虙子賤碑頌〉:「古碑殘缺,苔篆磨滅。」宋.歐陽修〈五代史記一行傳敘〉:「求之傳記,而亂世崩離,文字殘缺,不可復得。」
關鍵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也不會遺忘。然而銘印現象是不可逆轉的,而且只會發生一次,影響力就像潛意識一樣始終會存在著,很難完全磨滅。 關鍵期的特徵通常幼兒在關鍵期的表現就是對某種事物產生濃厚的、持久的興趣,在感興趣的方面也會有很好的表現。 關鍵期的教育意義從近年來特別重視幼兒教育可知,「教育的適切性」說明了教育需配合發展的程序,例如上述所說的關鍵期,教育也應該在適時、適地與適當教學方法的條件下進行,幼兒教育才能有事半功倍之效。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關鍵期英文關鍵字:critical period 參考資料何薇玲著。幼兒發展與輔導,2012年七版,頁...
金相玉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外俱美。本為王逸對屈原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給予完美的評價。語出《楚辭.王逸.離騷章句序》:「所謂金相玉質,百世無匹,名垂罔極,永不刊滅者矣。」後用以形容人、物或文的內外兼美,尊貴而永不磨滅。《周書.卷二三.蘇綽傳》:「若刀筆之中而得志行,是則金相玉質,內外俱美,實為人寶也。」也作「玉質金相」。
長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磨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