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80.3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林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關於作家3 著作4 評價 生平林良,筆名子敏,1924年10月10日出生於日本,祖籍福建省同安縣。七歲那年,林良的父親攜帶家眷遷居廈門。在大同國小唸幼稚園到國小畢業,初中時,由於中日戰爭開始,林良從鼓浪嶼同文書院輟學,跟隨著父親逃難至香港、越南,一年後在盤纏用盡的情況下,又回到鼓浪嶼,林良插班進入英國教會辦的英華書院。無情的戰火,漫燒至鼓浪嶼,林良全家又逃至漳州。在艱難的時局中謀生,林良父親的擔子是很沈重的,他是老大,找了一份小學教職的工作,幫忙維持家計。在漳州的第三年,林良的父親在九龍江游泳失事身亡,家...
光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縣名。位於福建省西北,與江西省交界處。鷹廈鐵路經此。農業不發達,有鐵礦。
臺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指臺灣本島,簡稱「臺」。地理位置於亞洲東南部,東濱太平洋,北臨東海,東北與琉球群島隔海相望,南隔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望,西以臺灣海峽與大陸地區福建省相望。
張我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張我軍(1902年10月7日-1955年11月3日),作家,在台灣台北縣板橋市出生長大,祖籍清帝國福建省漳州府南靖縣,原名張清榮。筆名一郎、野馬、M.S.、廢兵、老童生、劍華、以齋、四光、大勝等。他是台灣日治時期新舊文學論戰的導火線引燃者。張我軍與當時旅居北平的臺籍菁英連震東、洪炎秋、蘇薌雨等並稱「四劍客」,作家龍瑛宗讚譽張我軍為「高舉五四火把回臺的先覺者」。張我軍始終反對運用方言於白話文寫作,曾指出:「我們日常所用的話,十分差不多佔九分沒有相當的文字。那是因為我們的話是土話,是沒有文字的下級話,是大多數佔了不合...
郁永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郁永河(1645?~?),字滄浪,浙江人仁和縣諸生,喜好旅遊,曾到臺灣北部進行採硫任務,並將經歷寫成《裨海紀遊》一書。 來臺採硫康熙35年(1696)冬天,福建省火藥局發生爆炸,庫存火藥付之一炬。在福建不產硫磺的情況下,為補足火藥存量,官府遂招募自願者前往臺灣北部採硫。當時郁永河正遊歷至福建,一聽說此事,生性好冒險、秉持著「探奇攬勝者,毋畏惡趣;遊不險不奇,趣不惡不快」精神的郁永河於是毛遂自薦,接手這項令許多人退卻的任務。康熙36年春天,郁永河帶著工匠、僕役自廈門出發,二月二十五日從臺南上岸。在臺南停留的兩個月裡,郁永河...
吳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99~1769)字元輝,清平和(今福建省平和縣)人。幼隨父母入臺,性沉靜,喜讀書,富思想,有器識。乾隆年間,曾任阿里山通事。
閩南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用於大陸地區福建省南部、廣東省潮州汕頭一帶、海南島及臺灣等地的語言。[例]閩南語是今日公認保存許多古代漢語資料的語言。 △閩南話
邊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沿邊緣瀕臨界限的地方。如:「泉州市位於福建省臨海的邊沿。」也作「邊緣」、「緣邊」。
媽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是我們尊稱的「天上聖母」,我們一般通稱「媽祖」或「媽祖婆」。是海上的守護神,庇護所有移民和漁民.
長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1920年代動盪的中國,在國民黨建立南京政府以前,數以百萬計的中國老百姓沒有土地,衣食無著,尤其是在江西省和毗鄰的福建省情況更為嚴重。1931年毛澤東和朱德領導人們打地主、分田地,在江西創建中國共產主義共和國。他們擊退國民黨軍隊的多次圍剿,1933年10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動員近100萬國民革命軍圍剿各中國共產黨控制的農村根據地,並以50萬優勢兵力重點進攻中央蘇區,在前四次戰役中,由於實施毛澤東運動戰方針,國民政府軍沒有達到預定目標,均以撤退告終。在第五次戰役中,得到德國軍事顧問團(於日本、德國及義大利締結盟約後)...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