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4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李春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鷺江,因此李春生常以「鷺江李春生自稱」。(註1)李春生的父親以渡船為業,家境貧寒使得李春生不得不中輟私塾學業幫忙家計。住在因南京條約開放而浸染歐美文化的廈門,李春生在14歲時跟著父親信奉基督教,此後基督教義成為李春生重要的人生哲學,對他影響深遠。也由於與教會人士接觸頻繁,李春生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對他往後遊歷各地、經商都發揮了作用。20歲的李春生在廈門英商怡記洋行擔任買辦,從事西洋貨物與茶葉貿易,後因太平天國危及廈門,透過老闆的推薦輾轉來到臺灣。(同註1) 臺灣經商咸豐5年(1866),李春生來到臺灣後,跟隨寶順洋行的杜...
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學生受教育的場所,相當於現今的學校。《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羅家把女兒寄在學堂中讀書。」《儒林外史》第一回:「他母親做些針指,供他到村學堂裡去讀書。」
2.術數用語。命相家用來指面部近耳門的地方。《新唐書.卷二○四.方技傳.袁天綱傳》:「學堂瑩夷,眉過目,故文章振天下。」
冷板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舊時私塾教師的座位。比喻教師的生活清苦遭冷落。《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二:「郭信不勝感謝,捧了幾百錢,就像獲了珍寶一般,緊緊收藏,只去守那冷板凳了。」《官場現形記》第一七回:「雖然也沒有甚麼大進項,比起沒有發達的時候,在人家坐冷板凳、做猢猻大王,已經天懸地隔了。」
東方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觀點及評價東方朔(前154~93?)字曼倩﹐是臣事前漢的武帝(前156~87)的滑稽。『滑稽』就是以詼諧.多辯為特技的宮廷小丑。東方朔本是平原郡厭次縣(山東省)的人。少習【詩經】【書經】等儒教經典﹐長而通曉【孫子】【吳子】等兵法﹐因此博學多識。東方朔住在吳中當了數十年的私塾先生﹐元光元年便應武帝的招募﹐竟帶著三百枚竹簡(直到後漢的蔡倫發明了紙為止﹐此時尚未使用紙張)的上奏文來到長安。在數千人之中﹐雖然東方朔的上奏文量之多過於拔群﹐而引起武帝的注目﹐但武帝竟費了二個月以上才閱覽完畢。東方朔在上奏文中道﹕『臣朔年二十...
老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評價 生平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滿族正紅旗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出生於北京一個貧苦旗人家庭。一歲半喪父,襁褓之中的老舍家曾遭八國聯軍的義大利軍人劫掠,還是嬰兒的老舍因為一個倒扣在身上的箱子倖免遇難。老舍九歲得人資助始入私塾。1913年,考入京師第三中學(現北京三中),數月後因經濟困難退學。同年考取公費的北京師範學校。1918年畢業。1918年至1924年間,先後任京師公立第17高等小學校兼國民學校(現方家衚衕小學)校長、北京市北郊勸學員、天津南開中學教員、...
茅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理和歷史知識。茅盾說,“我的第一個啓蒙老師是我母親”。茅盾的啓蒙教育開始較早。小學前便讀過家塾、私塾。8歲入烏鎮立志小學讀書,後轉入植材高級小學,成爲該校第一班學生。茅盾的中學時代,是在浙江的三所中學度過的。1909年,他考入浙江湖州第三中學堂插班二年級讀書,1911年秋季轉入嘉興中學堂。不久,辛亥革命爆發,茅盾熱情地迎接了這次革命,做起革命的義務宣傳員來。在學校裏,由茅盾和幾個同學發動,抨擊了一個不得衆望的學監,而被學校除名。於是,他便轉入杭州安定中學校學習,並在那裏畢業。在中學時代的生活中,固然有些師長,給茅盾以...
楊守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楊守愚出生於書香門第,父親為清朝秀才,1911(明治44年)年過世,才7歲的楊守愚旋即被母親送進私塾學習漢文,一直到1922年為止,長達11年的時間,因此打下深厚的漢文根柢。所以,雖然僅有國小文憑,但其漢學根基甚為深厚,故在台灣新文學開展期間,他不僅能以白話文創作,也能吟詠古詩詞。1920年自彰化第一公學校畢業後,在書塾中教授漢文。自小因眼翳,導致一隻眼睛失明,擔任私塾教師時,常戴著一副眼鏡,再穿上長袍馬褂,乍看之下很像飽讀詩書的「老學究」。事...
塾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日私塾中的教師。《程乙本紅樓夢》第九回:「凡族中為官者,皆有幫助銀兩,以為學中膏火之費,舉年高有德之人為塾師。」
楊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文學創作3 作品4 評價5 參考資料6 外部連結 生平   楊華(1906-1936),本名楊顯達,筆名楊花、楊器人。1906年出生於台北,17歲時遷居屏東,此後即定居屏東,直到1936年去世。因為家境貧困、體弱多病,沒有受過完整的學校教育,刻苦自修後到私塾當老師,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的人生觀以及文學觀,擁有深厚的漢文根柢,以教授漢文維生。  有少量漢文詩傳世,多半是1924年在「礪社」時期所作。1926年,楊華參加「台灣民報」的徵詩活動,以〈小詩〉獲得第二名,正式步入詩壇,但日本人一直視其為不穩分子。 ...
商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評價 生平商禽,本名羅顯烆,又名羅燕、羅硯,曾以羅馬、夏離、壬癸等為筆名。1930年生於四川省珙縣巡場鎮。幼年時曾讀私塾,中小學都未畢業。1945年從軍,曾在不同部隊服役,流徙於中國西南各省。1950年隨軍來台,直至1968年以士官身分退伍。1969年應邀赴美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1980年入時報週刊任編輯,直到1992年退休。商禽來台後,在《現代詩》正式發表詩作,後加盟「現代派」,詩風也隨之改變,大多數作品都是散文體,被認為有超現實主義的傾向。1959年之後,開始在《創世紀...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