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中國古代北方的民族。因主要居住在北方,故通稱為「北狄」。秦、漢以後成為中原對北方各族的泛稱。《書經.仲虺之誥》:「東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禮記.王制》:「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水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體長三尺,頭扁而短,尾長,足短,趾間有蹼,穴居河岸,夜出食魚。其皮毛柔細,色深褐,頗貴重。
兔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牠的需要了。(註1) 野兔野兔與穴兔非常相像,不過耳朵與後腿稍微長一些。野兔通常都單獨活動,而且不是穴居動物。也因為牠們沒有洞穴,牠們只能依靠快速奔跑來躲避危險,奔跑速度能夠達到每小時50公里。野生的有很強烈的領域行為,和特別的社會制度,牠們有一個國王,國王的下巴會分泌一種沒有顏色的液體,牠在自己的領土上會到處磨下巴,以劃出勢力範圍。(註2) 穴兔穴兔長著長長的大耳朵和蓬鬆的灰毛。主要食用草和農作物,繁殖速度非常快,所以往往對農作物造成相當大的損害,牠們白天通常躲在地穴哩,整個晚上都在地面上尋找食物。當穴兔感到危險時,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肉目貂科鼬屬動物的總稱。體型大小不一,嗅覺、視覺靈敏,動作迅捷。身體細長、足短,適於在石隙、洞穴中捕食,以鼠類、松鼠為食。穴居,晝伏夜出,梟類為其主要天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犬科。形體似狐而較小,色灰褐,體毛雜黃色且有斑點。尖嘴,四肢甚短,尾粗長而蓬鬆。穴居近村野地,晝伏夜出,捕食雞、鴨等小動物。
鼬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種類多,分布廣。身體瘦長、四肢短小,頭部扁平,牙尖而利,毛短密。穴居,晝伏夜出,適應力強,以捕鼠、蛇等小動物為食,是性情凶猛的小型食肉獸。當牠發怒或危急時,會發出惡臭來逐退敵人。[例]鼬鼠在捕食獵物時,能迅速咬住對方的咽喉,因此身軀雖小,卻能捕食比牠大的獵物。 △黃鼠狼、黃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外形似豬的動物。即豬獾。體形肥大,行動遲鈍。短尾、尖嘴,擅掘洞,穴居。明.張自烈《正字通.豸部》:「貒,豬獾,一名獾㹠,狀似小豬,體肥,行鈍,穴居,足尾短,褐毛,尖喙,能孔地,食蟲肉。」
鼉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一種巨大的爬蟲類。長二公尺餘,穴居於池沼底部,為大陸地區特產動物。參見「鼉」條。《西遊記》第四三回:「那模樣像一個大鱉,不然,便是個鼉龍也。」
白鼻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白鼻心(Paguma larvat)1.1 形態特徵1.2 食性1.3 地理分布1.4 關鍵字1.5 參考書目 白鼻心(Paguma larvat)夜行性的白鼻心晨昏活躍,棲息多半在季風林、常綠闊葉林的森林邊緣。行走時會利用低於路面的路面乾溝,主要為樹棲雜食性。牠們白天穴居在倒木中空的大洞或岩洞中。曾有山區工作人員於午間休息時靠在枯木邊,聽到枯木內有異聲,於是好其鑿開,原來是白鼻心在裡面產子。白鼻心也被成功的在以人工的方式下繁殖。(註1) 形態特徵白鼻心的身形和鼬類似,黑色的頭部從上額至鼻端,有條明顯的白色帶紋,...
天竺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哺乳綱齧齒目。體形與家兔相似但較小,成小群穴居。啃食各類植物,跑速極快,原產南美洲,可食用。可為家畜、寵物飼養及科學實驗用。[例]天竺鼠非常溫馴,常被人們飼養為寵物。 △豚鼠、荷蘭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