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姍姍來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不得就視6>,上愈益相思悲感,為作詩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令樂府8>諸音家絃歌之。 〔注解〕 (1) 上:皇帝。指漢武帝(西元前156∼87),漢景帝之子。在位時,文治武功鼎盛,其時東西文化交流,南海商務繁盛。在位五十四年崩,廟號武帝。 (2) 李夫人:生卒年不詳,漢中山人,漢武帝寵妃,李延年之妹。容貌美麗,善於歌舞。早卒,武帝曾作賦悼念。 (3) 方士:研究神仙、祈禳等法術的人。 (4) 帷帳:帳幕。 (5) 還幄:回到帳幕。幄,音ㄨㄛˋ。 (6) 就視:靠近觀看。 (7) 樂府:漢武帝置,為掌管音樂的機關,職掌製定樂譜,採集民間詩歌以入樂,並負責訓練...
分庭抗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漁父》孔子遊乎緇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絃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漁父者,下船而來,須眉交白,被髮揄袂,行原以上,距陸而止,左手據膝,右手持頤以聽。曲終而招子貢、子路,二人俱對。……客曰:「吾聞之,可與往者與之,至於妙道;不可與往者,不知其道,慎勿與之,身乃无咎。子勉之!吾去子矣,吾去子矣!」乃刺船而去,延緣葦間。顏淵還車,子路授綏,孔子不顧,待水波定,不聞拏音而後敢乘。子路旁車而問曰:「由1>得為役久矣,未嘗見夫子遇人如此其2>威也。萬乘之主3>,千乘之君4>,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夫子猶有倨敖5>之容。今漁父杖拏逆立6>,而夫子曲要磬折7>,言拜而應,得无太甚乎﹖門人皆怪...
珊珊來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不得就視6>,上愈益相思悲感,為作詩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令樂府8>諸音家絃歌之。 〔注解〕 (1) 上:皇帝。指漢武帝(西元前156∼87),漢景帝之子。在位時,文治武功鼎盛,其時東西文化交流,南海商務繁盛。在位五十四年崩,廟號武帝。 (2) 李夫人:生卒年不詳,漢中山人,漢武帝寵妃,李延年之妹。容貌美麗,善於歌舞。早卒,武帝曾作賦悼念。 (3) 方士:研究神仙、祈禳等法術的人。 (4) 帷帳:帳幕。 (5) 還幄:回到帳幕。幄,音ㄨㄛˋ。 (6) 就視:靠近觀看。 (7) 樂府:漢武帝置,為掌管音樂的機關,職掌製定樂譜,採集民間詩歌以入樂,並負責訓練...
少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年輕。三國魏.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八:「平生少年時,輕薄好絃歌。」《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少年夫妻卻也過的恩愛,只是看了許多光景,心下好生不然,時常偷掩淚流。」
捉襟肘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資料〕 《韓詩外傳.卷一》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蒿萊,蓬戶甕牖,桷桑而無樞,上漏下濕,匡坐而絃歌。子貢乘肥馬,衣輕裘,中紺而表素,軒不容巷而往見之。原憲楮冠黎杖而應門,正冠則纓絕,振襟則肘見,納履則踵決。子貢曰:「嘻!先生何病也?」原憲仰而應之曰:「憲聞之:『無財之謂貧;學而不能行之謂病。』憲貧也,非病也。若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匿,車馬之飾,衣裘之麗,憲不忍為之也。」子貢逡巡,面有慚色,不辭而去。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示優秀、光榮、有重大成就之意。 校歌玉山蒼蒼兮,淡水湯湯;惟山川之靈秀兮,實玉韞而珠藏。化育日弘兮,絃歌悠揚;繫締造之艱難兮,炳復旦之光昌。究中西之學術兮;克明德之輝煌;咨爾吾儕建民邦,國風何泱泱,國風何泱泱。惟任重能致遠兮,矢志誠其毋忘。惟任重能致遠兮,矢志誠其毋忘。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校訓》,《校徽》,《校歌》。 教學研究單位 教育學院教育學系(碩、博士班)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溝通障礙碩士學位學程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兒童發展碩士學位學程(原兒童發展研究所)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
捉衿見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資料〕 《韓詩外傳.卷一》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蒿萊,蓬戶甕牖,桷桑而無樞,上漏下濕,匡坐而絃歌。子貢乘肥馬,衣輕裘,中紺而表素,軒不容巷而往見之。原憲楮冠黎杖而應門,正冠則纓絕,振襟則肘見,納履則踵決。子貢曰:「嘻!先生何病也?」原憲仰而應之曰:「憲聞之:『無財之謂貧;學而不能行之謂病。』憲貧也,非病也。若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匿,車馬之飾,衣裘之麗,憲不忍為之也。」子貢逡巡,面有慚色,不辭而去。
分庭伉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分庭抗禮」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漁父》孔子遊乎緇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絃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漁父者,下船而來,須眉交白,被髮揄袂,行原以上,距陸而止,左手據膝,右手持頤以聽。曲終而招子貢、子路,二人俱對。……客曰:「吾聞之,可與往者與之,至於妙道;不可與往者,不知其道,慎勿與之,身乃无咎。子勉之!吾去子矣,吾去子矣!」乃刺船而去,延緣葦間。顏淵還車,子路授綏,孔子不顧,待水波定,不聞拏音而後敢乘。子路旁車而問曰:「由1>得為役久矣,未嘗見夫子遇人如此其2>威也。萬乘之主3>,千乘之君4>,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夫子猶有倨敖5>之容。今漁父杖拏逆立6>,而夫子曲...
音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聲音及回響。《文選.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上有絃歌聲,音響一何悲!」
分廷抗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分庭抗禮」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漁父》孔子遊乎緇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絃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漁父者,下船而來,須眉交白,被髮揄袂,行原以上,距陸而止,左手據膝,右手持頤以聽。曲終而招子貢、子路,二人俱對。……客曰:「吾聞之,可與往者與之,至於妙道;不可與往者,不知其道,慎勿與之,身乃无咎。子勉之!吾去子矣,吾去子矣!」乃刺船而去,延緣葦間。顏淵還車,子路授綏,孔子不顧,待水波定,不聞拏音而後敢乘。子路旁車而問曰:「由1>得為役久矣,未嘗見夫子遇人如此其2>威也。萬乘之主3>,千乘之君4>,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夫子猶有倨敖5>之容。今漁父杖拏逆立6>,而夫子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