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74.9927 ms
共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罅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裂縫、漏洞。唐.韓愈〈進學解〉:「補苴罅漏,張皇幽眇。」宋.蘇軾〈錢塘六井記〉:「於是發溝易甃,完緝罅漏,而相國之水大至。」
|
嗜古不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食古不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食古不化」原或作「食生不化」。閰爾梅在為《破山和尚語錄》所寫的序言中提及:要以文字來傳達知識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既想言辭精要,又希望沒有缺漏;既想用字絕妙,又希望容易了解。一味的依循往例,就沒有創新;提出驚人的議論,則恐無根據;援用古人的見解,又怕沒有變通。所以特別為《語錄》寫序,以讚揚其典雅脫俗之文風。「食古不化」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的「援古恐其食生不化也」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一味守舊而不知變通。出現「食古不化」書證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七一.集部.別集類二四.空同集》:「平心而論,其詩才力富健,實足以籠罩一時,而古體必漢魏,近體必盛唐,句擬...
|
填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將缺漏之處填實補滿。如:「這條馬路到處都是坑洞,實在應該立刻派人來填補,以免發生危險。」
|
數學教育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要特徵。教師和課程發展者明白數學課程在不同年級的內容安排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一個全面的安排,重複和缺漏是無法避免的。 教學原則學生所學的完全取決於老師每天在教室裡所教授的內容。為了提供高品質的數學教育,老師必須深刻地理解所要教的數學,並且理解學生是怎樣學習數學的,包括清楚的察覺學生在數學方面的進展。選擇能促進學習的教學課業和策略。教師的行動應鼓勵學生思考提問、解決問題,以及討論他們的想法、策略和解題方法。 學習原則學習原則建立在兩個基本觀點上:1. 數學理解尤為重要。今天的數學不僅要求計算能力,而且還要求數學思考和推理...
|
郭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春秋莊公二十四年的經文中記載:「冬,戎侵曹,曹羈出奔陳,赤歸于曹。郭公。」但「郭公」以下闕文,所以晉.杜預.注:「無傳,蓋經闕誤也。」見《春秋.莊公二十四年》。後遂借指文獻上的缺漏。
|
夏五郭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缺漏的文字。參見「郭公夏五」條。
|
補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填補缺漏,匡正錯失。《晉書.卷三六.張華傳》:「華遂盡忠匡輔,彌縫補闕,雖當闇主虐后之朝,而海內晏然,華之功也。」
|
補缺拾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補正缺失,彌補遺漏。《後漢書.卷二六.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伏湛》:「柱石之臣,宜居輔弼,出入禁門,補缺拾遺。」
|
補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彌補缺漏。唐.韓愈〈進學解〉:「補苴罅漏,張皇幽眇。」
|
補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彌補缺漏。《漢書.卷九六.西域傳下.渠犁傳》:「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脩馬復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