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72.52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過橋抽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信此語也。」有壬曰:「宜平章之不信也,設有壬果風人言平章,則言之必中矣,豈止如此而已。」眾皆笑而罷。翌日,崇天門宣詔,特令有壬為班首以折辱之。有壬懼及禍,勉從之。治書侍御史普化1>誚2>有壬3>曰:「參政可謂過河拆橋者矣。」有壬以為大恥,遂移疾不出。 〔注解〕 (1) 普化:元朝治書侍御史,生卒年不詳。 (2) 誚:音ㄑ|ㄠˋ,責備、責怪。 (3) 有壬:即許有壬。元朝人,生卒年不詳。官至參政。
黷武窮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盡全部兵力,任意發動戰爭。參見「窮兵黷武」條。《周書.卷六.武帝紀下》:「若使翌日之瘳無爽,經營之志獲甲,黷武窮兵,雖見譏於良史,雄圖遠略,足方駕於前王者歟。」唐.陸贄〈收河中後請罷兵狀〉:「然而陛下懷悔過之深誠,降非常之大號,知黷武窮兵之長亂,知急征重斂之剿財。」
明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來日、誥日、翌日
吳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說:「再也不能等了。」吳鳳說:「那麼需要人頭的話,明日白天時,就獵取戴紅帽穿紅衣經過這裡的人頭。」翌日,山番們聚集在住所旁,果然來了戴紅帽穿紅衣的人。等候的山番馬上殺了那個人取下頭顱。一看,是吳鳳,山番大聲哭了。於是,山番奉吳鳳為神,在其前發誓以後絕不獵人頭,一直到現在。 參考書目註1. 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2012四版),頁57。註2. 台灣大百科全書:吳鳳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1317維基百科:吳鳳 http://zh.wi...
北埔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907年11月14日夜晚,蔡清琳的異父兄弟何麥榮率眾攻擊鵝公館、常坪、大窩分遣所,殺死日本巡查數名。翌日上午,蔡清琳打著「安民」「復中興總裁」兩支大旗,率眾一路殺進北埔支廳,首先殺死北埔支廳長,隨後殺死全體支廳的日籍人員。緊接著,凡居住在北埔的日本居民,不分男女,幾乎全部處斬,總計處死日人57人。總督府聞報,立即派守備隊一中隊及警察120名,從新竹趕來北埔鎮壓。蔡清琳率腦丁、隘勇、土著約200多人,工道具新竹10里的水仙崙,沒有見到任何清兵,卻遇上了日軍和日警。蔡清琳等人一見日軍湧到,立刻倉皇潰散,退入山區。原住民知道受...
立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皇帝在此節氣也會舉行一些象徵儀式。例如:率領百官步出東門迎接句芒神。儀式是將句芒神及土牛迎入宮中,翌日,由各官吏以五彩木棍打土牛,稱謂「打春」,打至欲藏腹中的小土牛現出,眾百姓遍會撿取被打碎的土牛碎片,灑在自家農田,傳說可使農田保持豐收,而此算為立春開始的一種象徵儀式。現今,此種打春方式至今仍可見。 立春神民間藝術家依照節氣特性,塑造出代表各節氣的形象供於廟宇中,而代表立春的形象即是一位衣冠楚楚的官員或是新中狀元,手持笏板,如同解釋一切將為新氣象、玩物生長之氣息。 相關俗諺1.立春趕春氣:立春以後,稻田池塘等水面開始蒸...
萬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臣民對帝王的尊稱。《漢書.卷六.武帝紀》:「翌日親登嵩高,御史乘屬,在廟旁吏卒咸聞呼萬歲者三。」
黑斯廷斯之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故事2 「征服者」威廉一世3 關鍵字4 出處 故事公元1066年,英王「懺悔者」愛德華是事實並沒有子嗣,但曾允諾將王位傳給威廉諾曼第公爵。但是英國貴族不想讓一個外國人來做國王,所以建議將王位給予韋塞克斯的哈羅德伯爵。威廉大發雷霆,數月後集合大軍,從諾曼第啟航,翌日到達黑斯廷斯。1066年9月29日,諾曼第公爵吉約姆二世(即征服者威廉)希望用他的軍隊取得英格蘭的王位,其軍隊出發後在英吉利海峽被颶風延遲,後於英格蘭南岸的村莊佩文西在未遇到抵抗的情況下登陸。傳說威廉登上海灘後不小心面朝下摔倒。為了不在其軍隊面前出醜,他...
過橋拆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信此語也。」有壬曰:「宜平章之不信也,設有壬果風人言平章,則言之必中矣,豈止如此而已。」眾皆笑而罷。翌日,崇天門宣詔,特令有壬為班首以折辱之。有壬懼及禍,勉從之。治書侍御史普化1>誚2>有壬3>曰:「參政可謂過河拆橋者矣。」有壬以為大恥,遂移疾不出。 〔注解〕 (1) 普化:元朝治書侍御史,生卒年不詳。 (2) 誚:音ㄑ|ㄠˋ,責備、責怪。 (3) 有壬:即許有壬。元朝人,生卒年不詳。官至參政。
羅浮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隋文帝開皇年間,趙師雄遷羅浮,日暮天寒,醉憩於松林酒店旁,見一素妝女子,共入酒家相談甚歡。翌日酒醒,竟臥於梅花樹下。典出唐.柳宗元《龍城錄.趙師雄醉憩梅花下》。唐.殷堯藩〈友人山中梅花〉詩:「好風吹醒羅浮夢,莫聽空林翠羽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