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962.4873 ms
共 16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充耳不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塞住耳朵,裝著沒聽見。形容故意不理會或不願聽取別人的意見。清.李漁《奈何天》第三○齣:「邊陲告急,司轉運者,充耳不聞。」
|
執牛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諸侯割牛耳歃血為盟,由主盟者執珠盤盛牛耳,故稱盟主為「執牛耳」。《左傳.哀公十七年》:「諸侯盟,誰執牛耳?」晉.杜預.注:「執牛耳,尸盟者。」後泛指人在某方面居領導地位。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齣:「論文采,天仙吏,謫人間。好教執牛耳,主騷壇。」
|
俯首帖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低頭垂耳。形容恭順馴服的樣子。明.朱國楨《湧幢小品.卷一四.教官全城》:「吾徒誦詩書,講逆順,而俯首帖耳,以事賊乎?」也作「伏首帖耳」、「伏首貼耳」、「俯首貼耳」、「俛首帖耳」、「俛首貼耳」。
|
酒酣耳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酒喝得意興正濃的暢快神態。《文選.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每至觴酌流行,絲竹並奏,酒酣耳熱。」《文明小史》第三七回:「三人在百花洲飯館聚談,正是酒酣耳熱的時候,仲翔又在窘鄉,便發出無限牢騷,無非是罵官場的話。」
|
迅雷不及掩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雷聲突然響起,令人來不及掩住耳朵。比喻行動迅速,令人防備不及。《封神演義》第九十三回:「然後以得勝之兵,掩諸侯之後,出其不意,彼前後受敵,一戰乃成擒耳。正所謂『迅雷不及掩耳』,此誠不出世之功也。」也作「疾雷不及塞耳」、「疾雷不及掩耳」。
|
言猶在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過的話還在耳邊回響。指對人所說的話記憶深刻,不能忘卻。《左傳.文公七年》:「今君雖終,言猶在耳。」《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猶在耳。」
|
震耳欲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聲音很大,幾乎要將耳朵震聾。如:「慶典的鞭炮聲此起彼落,震耳欲聾。」
|
洗耳恭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心、恭敬的聆聽。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請大王試說一遍,容小官洗耳恭聽。」《鏡花緣》第七八回:「如此甚妙,我們洗耳恭聽。」也作「洗耳拱聽」。
|
面紅耳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因高溫、羞愧、焦急或發怒時而臉上、耳朵發紅的樣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回:「冷時便渾身發抖,熱時便流汗浹背,不住的面紅耳赤,意往神馳,身上不知怎樣才好。」《官場現形記》第七回:「後來眾人見他急的面紅耳赤,也就罷了。」
|
不絕於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響持續不斷。《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那鼓鈸梵唄之聲,不絕於耳。」《老殘遊記》第二回:「這時臺下叫好的聲音不絕於耳,卻也壓不下那弦子去。」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