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89.33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充耳不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塞住耳朵,裝著沒聽見。形容故意不理會或不願聽取別人的意見。清.李漁《奈何天》第三○齣:「邊陲告急,司轉運者,充耳不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聽到。如:「不聞不問」、「所見所聞」、「聞風響應」、「百聞不如一見」。
聽見的事情、消息。如:「新聞」、「趣聞」、「天下奇聞」、「博學多聞」。
用鼻子分辨氣味。如:「聞香下馬」、「你聞到什麼味道沒有?」
傳達報呈。如:「奉聞」。
名譽、名望、名聲。如:「不求聞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及動物的聽覺器官。如:「耳朵」、「耳聰目明」。
形狀像耳朵的東西。如:「木耳」、「銀耳」。
器物的兩旁附有如人耳,便於提攜的提把。如:「鼎耳」。
位於句末,表決定的意思。相當於「了」。
位於句末,表限制的意思。相當於「而已」、「罷了」。如:「想當然耳。」
位於句末,表驚嘆。相當於「邪」、「乎」。如:「父子如此,何其快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填塞。[例]充耳不聞
充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塞住耳朵。《詩經.邶風.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荀子.禮論》:「充耳而設瑱。」
2.古冠冕旁的瑱玉,因其下垂及耳,故稱為「充耳」。《詩經.衛風.淇奧》:「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
耳濡目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充耳不聞、置若罔聞
對牛彈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氣的死人。例如春秋魯國的公明儀,有一次看見一頭牛在吃草,就彈琴給牠聽,可是不管旋律多悅耳動聽,牛卻充耳不聞,自顧著吃草,這是因為人類的音樂不適合給牛聽。後來他改彈出蚊虻鼓翅聲、落單小牛的悲鳴聲,牛就立刻停止吃草,搖著尾巴,豎起耳朵,徬徨不安地聆聽。我引用儒家經典來講解佛理,也是同樣的道理。」由典源看來,牟子舉公明儀為牛彈琴的故事時,並沒有貶抑牛的意思,只是就事論事,說明自己的用意。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對牛彈琴」,用來比喻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
置若罔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置之不理、置之度外、充耳不聞
馬耳東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風吹過馬耳邊,瞬間消逝。比喻充耳不聞、無動於衷。語本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 △「耳邊風」、「秋風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