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毛骨悚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洪邁《夷堅志.丁志.卷七.大渾王》聞人興祖,字餘慶,秀州人。博學有文采,魁伉豪放,不拘小節,居於近郊,自稱「東郊耕民」。為州學錄,與學諭婁虡友善。紹興丁卯夏,虡以疾卒。秋九月,興祖夢一客來訪其居,緋袍跨馬,導從甚盛,諦視,乃虡也。謂興祖曰:「幸當與君聯事。」呼後騎使升,曰:「此馬頃刻千里。」俛仰間身已據鞍,遂交轡而行。夾道列炬如晝,行數里,火光浸微。至大官府,中有殿,南向垂簾,簾內燈燭明滅。廷下吏卒或坐或臥,見二騎至,不為起。二人轉而東,復少北,有聽事,對設兩榻,執事者鞠躬聲喏,虡揖就坐,曰:「此君治所也。」俄一小兒自屏間出,挽其衣。虡曰:「令嗣先在此矣。」蓋數年前所失稚子也。虡曰:「君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腔調。如:「口音」、「鄉音」。宋.蘇軾〈祭石幼安文〉:「竄流江湖,隻影自憐,聞人蜀音,回首粲然。」
旁若無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聊齋志異.卷一一.司訓》:「凡同人咸集時,皆默不語;遲坐片時,不覺五官俱動,笑啼並作,旁若無人焉者。若聞人笑聲,頓止。」
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十字,蘊藉不覺,深味之,知右丞非一意清寂,無心用世之人。」。《鹿柴》(輞川集第五首)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山中闃寂無人,祇是偶爾聽到一陣人語的聲響,相反相成,更增加了山中的靜趣,一縷夕陽的返光透過深林密枝,照射在青苔之,上更襯托出環境的幽美,反景以逆筆得趣。作者就沉浸在這樣靜謐的氛圍中,長久體味著寧靜的趣味。詩人意在寫靜,攝取了兩個極微的動態:空山人語和夕陽返,這一瞬間的動感又在出無限的靜意。 《竹里館》 (輞川集第十七首)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
翩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形容舉止灑脫的樣子。《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四:「在門縫裡窺看,只見聞人生逸致翩翩,有出塵之態。」
賞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識別人的才能而加以欣賞重視。《宋史.卷三一九.歐陽修傳》:「獎引後進,如恐不及,賞識之下,率為聞人。」《老殘遊記》第三回:「因為他辦強盜辦的好,不到一年竟有路不拾遺的景象,宮保賞識非凡。」
人生七十古來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自古以來活到七十高齡的人並不多見。唐.杜甫〈曲江〉詩二首之二:「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初刻拍案驚奇》卷二○:「相公你豈不聞人生七十古來稀?今你壽近七十,前路幾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腳步聲。《莊子.徐无鬼》:「聞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四分五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ǔ luò釋義︰散亂各處的樣子。義猶「四分五裂」。見「四分五裂」條。 01.《董西廂.卷二》:「驀聞人道,森森地諕得魂離殼。全家眷愛,多應是四分五落。」
人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類的倫常。《孟子.滕文公上》:「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三國演義》第二○回:「朕聞人倫之大,父子為先;尊卑之殊,君臣為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