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平易近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易近人」原作「平易近民」。據《史記.卷三三.魯周公世家》載,周公和姜太公都因為輔佐武王打敗商紂有功,分別受封於魯和齊。但是周公一直留在都城協助處理政事,就派他的兒子伯禽去管理。伯禽上任三年後才向周公回報政績,而姜太公上任五個月就回報他的政績。原來伯禽為了改革魯地的風俗和禮制,花了三年的時間才完成;姜太公則是簡化君臣之禮,順應齊地風俗來治理。周公在聽到伯禽遲於回報的原因後,就曾嘆氣說:魯國將來會臣服於齊國,因為政令平和簡易,貼近民意,人民必定會來歸順。後來「平易近人」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態度和藹親切,容易接近。亦用來形容詩文淺白易懂。
不毛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公羊傳.宣公十二年》載,春秋時候,楚莊王因鄭國有二心,而率領大軍加以討伐。城破之日,楚軍開進鄭國城郭大門,鄭國國君襄公,在街口跪接莊王,向楚莊王請罪,並且請求楚莊王可憐他這個戰敗之人,賜給他一塊「不毛之地」,好讓他和一些老人們去安度殘年。楚莊王因見鄭襄公有心悅臣服的意思,因此就退兵而去。「不毛之地」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指堅硬瘠薄、不適種植五穀的土地。後則用來泛指荒涼貧瘠的土地。
多多益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信是漢高祖劉邦開拓天下時的大將,他幫助劉邦攻下許多地方,立下不少汗馬功勞。《史記》中記載,劉邦經常與他談論各將領統御軍隊的能力。有一回問他:「你看我可以帶多少兵?」韓信說:「皇上您不過只能帶十萬人的軍隊而已。」劉邦又問他:「那你又可以帶多少兵?」韓信回答說:「我是愈多愈好。」劉邦笑著說:「既然如此,為什麼你會臣服於我呢?」韓信回答:「皇上您不善帶兵,卻能統御將領,這就是我為什麼臣服於您的原因了。這是上天給予您的能力,不是一般人可以強求的。」韓信用「多多益善」表示自己帶兵的能力,軍隊愈龐大愈能發揮實力。後來「多多益善」演變為成語,就用來指愈多愈好。
以德服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德澤使人信服、臣服。宋.范仲淹〈奏上時務書〉:「臣聞以德服人,天下欣戴;以力服人,天下怨望。」
借刀殺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103∼1148),西夏開國君主。李繼遷孫,又名曩霄,因先世宋賜趙姓,故稱為趙元昊。雄毅大略,不甘臣服於宋,遂稱帝,建國號夏。宋伐之不能克,乃封為夏國主。曾訂定官制、軍制、法律及創制西夏文字。卒諡武烈皇帝,廟號景宗。
北面稱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拜見天子則面北,故臣服於人稱為「北面稱臣」。《史記.卷九七.酈生陸賈列傳.陸賈》:「君主宜郊迎,北面稱臣。」晉.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追慕南越,嬰齊入侍,北面稱臣,伏聽告策。」
鍾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爭,曹操因伐呂布無暇分身,上書奏請侍中鍾繇守司隸校尉。鍾繇到長安之後送書給馬騰和韓遂陳述利害,馬和韓臣服獻帝,送子為質。官渡之戰時,送兩千餘馬匹給曹操,曹操譽之為「昔蕭何鎮守關中,足食成軍,亦適當爾」。建安七年,匈奴單於欒提呼廚泉在平陽叛亂,鍾繇率軍圍困,袁尚遣鍾繇外甥河東太守郭援和并州刺史高幹率軍到河東,鍾繇遣參軍張既、馮翊、傅幹說服馬騰來援,馬騰遣子馬超、部下龐德夾擊,斬郭援,降服單於。後因治理洛陽有功,曹操上書封為前軍師。潼關之戰中率軍伐張魯,引起馬超、韓遂起兵叛亂,劉璋疑懼,被張松說服請劉備入蜀。曹操死後任大理,...
雞口牛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玉以及錦繡等財寶給他。韓國在當時是比較小的國家,因懼怕曾被兵強國盛的秦國所併吞,正準備委曲求全,接受臣服於秦的屈辱條件時,蘇秦為了實現他的「合縱抗秦」的策略,便向韓王遊說道:「韓國物產豐饒,兵精糧足,勇士又多,為何會如此懼怕秦國呢?」如果大王真要割地求和,臣服於秦,我認為以秦王貪得無饜的個性,最後韓國還是會被秦國給吞掉的。俗話說:「寧願小為雞口,受人尊重,也不願大如牛後,卑賤受辱。(原文:寧為雞口,無為牛後。)」賢明如大王,在這種情形下,卻打算向秦...
不得要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薄羅城,號大月氏。氏,音ㄓ。 (2) 胡:古代對北方和西方諸民族的通稱,此指匈奴。 (3) 臣:臣服。 (4) 大夏:西域古國。 (5) 漢:西元前206∼西元220,漢高祖劉邦滅秦,打敗項羽所創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被曹丕篡位而亡,共歷時四百年之久。因其間曾被王莽篡奪,後劉秀又將王莽消滅,重建漢室,故史稱漢光武帝劉秀以前為前漢,以後為後漢。 (6) 騫:張騫(?∼西元前114),字子文,西漢成固人。武帝時以軍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將,出使烏孫,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諸國方與漢交通,使漢朝能與中亞交流,並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兩條通路,並引進優良馬種、葡萄及苜蓿等。
置身度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孫述了。於是,光武帝便派出使者來歙去拜會魏囂,勸他歸順,魏囂見光武帝兵強馬盛,雖不甘願,但也只好答應臣服,並把長子魏恂派到洛陽當人質,服侍光武帝。建武六年,光武帝平定了中原,環顧天下局勢,魏囂之子已在宮中為質,故魏囂已不足為患,而公孫述又遠在蜀中邊陲,無力出兵中原,更是不足道,於是在和大將軍們召開的軍事會議上,光武帝便說:『放眼天下,盡在我們的掌握之中,而魏囂與公孫述兩人,大可將其置之度外,再也沒有人可以阻礙我們一統江山了。』果然,不久,光武帝便出兵討伐魏囂與公孫述,輕而易舉的將這兩股殘餘的勢力消滅,建立了東漢,完成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