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50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搜索枯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據《全唐詩.卷三八八.盧仝》引)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口云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聞道新年入山裡,蟄蟲驚動春風起。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仁風暗結珠琲瓃,先春抽出黃金芽。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喫。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1>喉吻2>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喫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3>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山上群仙司下土,...
卑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低下卑賤。三國魏.吳質〈答東阿王書〉:「奉至尊者,然後知百里之卑微也。」《三國演義》第一五回:「你職位卑微,難掌大權。」
死有餘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罪惡深重,死都不能抵罪。《漢書.卷五一.路溫舒傳》:「蓋奏當之成,雖咎繇聽之,猶以為死有餘辜。」宋.無名氏《李師師外傳》:「使不潔之名,上累至尊,此則死有餘辜耳。」也作「死有餘僇」、「死有餘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短杖。《文選.賈誼.過秦論》:「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扑以鞭笞天下。」
雕蟲小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揚雄是西漢後期的重要文人,口吃不善言談,以文章名世。揚雄的學術成就,自古以來頗多爭議。張衡稱讚他「妙極道術」,張子侯甚至尊為「西道孔子」;朱熹則認為他「拙底工夫」,只會模仿。揚雄的成就主要表現在三方面。在思想上,揚雄模仿《周易》著《太玄》,模仿《論語》著《法言》,雖曰模仿,但其中不乏新見,可說是繼承了《周易》、《論語》的傳統,而又加以超越。在文字研究上,揚雄著有《方言》一書,是最早的方言研究專書,開啟日後方言研究的先河,是研究漢代方言、音韻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揚雄也是一個出色的文學家,早年他曾模仿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作〈甘泉賦〉、〈羽獵賦〉、〈長楊賦〉,又仿〈惜誦〉以下至〈懷沙〉...
沉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陷於困厄。漢.司馬相如〈難蜀父老〉:「夫拯民于沉溺,奉至尊之休德。」
腦滿腸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齊書.卷一二.武成十二王列傳.琅邪王儼》光聞殺士開,撫掌大笑曰:「龍子作事,固自不似凡人。」入見後主於永巷。帝率宿衛者步騎四百,授甲將出戰。光曰:「小兒輩弄兵,與交手即亂。鄙諺云:『奴見大家心死。』至尊宜自至千秋門,琅邪必不敢動。」皮景和亦以為然,後主從之。光步道,使人出曰:「大家來。」儼徒駭散。帝駐馬橋上,遙呼之,儼猶立不進。光就謂曰:「天子弟殺一漢,何所苦。」執其手,強引以前。請帝曰:「琅邪王1>年少,腸肥腦滿,輕為舉措2>,長大自不復然,願寬3>其罪。」帝拔儼帶刀環亂築,辮頭,良久乃釋之。 〔注解〕 (1) 琅邪王:高儼(西元558∼571),字仁威,北齊武成帝第三子,十分得寵,嘗...
反覆無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梁.費昶〈行路難〉詩二首之一(據《玉臺新詠.卷九》引)君不見,長安客舍門,倡家少女名桃根。貧窮夜紡無燈燭,何言一朝奉至尊至尊離宮百餘處,千門萬戶不知曙。唯聞啞啞城上烏,玉欄金井牽轆轤。丹梁翠柱飛屠蘇,香薪桂火炊雕胡。當年翻覆無常定,薄命為女何必麤1>! 〔注解〕 (1) 麤:音ㄘㄨ,同「粗」,粗陋。
大逆不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大逆無道注音︰ㄉㄚˋ ㄋ|ˋ ㄨˊ ㄉㄠˋ漢語拼音︰dà nì wú dào釋義︰即「大逆不道」。見「大逆不道」條。 01.《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天下共立義帝,北面事之。今項羽放殺義帝於江南,大逆無道。」(源) 02.三國魏.鍾毓〈奏誅李豐等〉:「豐等謀迫脅至尊,擅誅冢宰,大逆無道,請論如法。」 參考詞語︰罪逆不道注音︰ㄗㄨㄟˋ ㄋ|ˋ ㄅㄨˋ ㄉㄠˋ漢語拼音︰zuì nì bù dào釋義︰猶「大逆不道」。見「大逆不道」條。 01.《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傳》:「武安又盛毀灌夫所為橫恣,罪逆不道。」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紀多閑日,觀遊得賦詩。都門且盡醉,此別數年期。 送李十四山東遊(一作山人東游)  聖朝有遺逸,披膽謁至尊。豈是貿榮寵,誓將救元元。  權豪非所便,書奏寢禁門。高歌長安酒,忠憤不可吞。  欻來客河洛,日與靜者論。濟世翻小事,丹砂駐精魂。  東遊無複系,梁楚多大蕃。高論動侯伯,疏懷脫塵喧。  送君都門野,飲我林中樽。立馬望東道,白雲滿梁園。  踟躕欲何贈,空是平生言。 送李二歸楚州(時李季弟牧楚州,被訟赴急)  情人南楚別,複詠在原詩。忽此嗟岐路,還令泣素絲。  風波朝夕遠,音信往來遲。好去扁舟客,青雲何處期。 送閻寀赴東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