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49.16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陳陳相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京都倉庫的糧食逐年增加,致陳糧上再堆陳糧。後比喻因襲舊例,而無革新進步。[例]過去的舊制度不良,不能就陳陳相因不知改革。
因時制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魏源《聖武記.卷一一.武事餘記》:「為政貴因時制宜,應如何酌減,以復舊制,著會議具奏。」
氣象萬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據《范文正公集.卷七》引)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予觀夫巴陵1>勝狀2>,在洞庭3>一湖,銜4>遠山,吞5>長江,浩浩湯湯6>,橫無際涯7>,朝暉8>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注解〕 (1) 巴陵:即巴陵郡。春秋戰國時楚地,劉宋時置巴陵郡,後改稱岳州,即今湖南省岳陽縣。 (2) 勝狀:美好的景致。 (3) 洞庭:即洞庭湖。位於湖南省北部,長江的南側,納湘、資、沅、澧四水,有松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藏書室。如明朝宮內有皇史宬,貯有各帝御筆、實錄之類。清.徐珂《清稗類鈔.宮苑類.皇史宬》:「皇史宬,建自明。四周石室,中藏金匱。國朝因其舊制,尊藏實錄、聖訓、玉牒諸鉅編,寶笈琅函,依次排列。」
半斤八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制一斤為十六兩,半斤和八兩輕重相等。比喻彼此相當,不相上下。※#語或出宋.無名氏《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二八齣》。
積重難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 fǎn釋義︰弊病已至極重,很難改正。見「積重難返」條。 01.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一三.舊制一廢難復》:「他如藩臬臺與按臣本寮友,今以素服行半屬禮,參游亦方面重寄,今叩頭披執,與卒校無異,此又皆勢處極重必難返者。」 02.清.黃宗羲〈高元發三稿類存序〉:「當極重難返之勢,余又無祿位容貌如震川所云『巨子』者,足為人所和附。嗟乎,余何以得此于元發哉!」
改弦更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舊弦換新重裝。比喻改革變更,重新做起。語本漢.董仲舒〈元光元年舉賢良對策〉[例]為了達到人性化管理的目標,公司決定將舊制度澈底改弦更張。
黃袍加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太尉:職官名,掌管軍事。秦以太尉為全國最高軍事長官,與丞相、御史大夫并稱「三公」。漢初沿襲舊制,後改稱為「大司馬」,東漢時仍稱「太尉」。隋唐後實行三省制,太尉成為一種贈官。明初廢除,後不復置。 (3) 黃衣:黃袍,即天子服。 (4) 太祖:趙匡胤(西元927∼976),宋朝開國君主,涿州人。後周時任殿前都點檢,領宋州歸德軍節度使,掌握兵權。後發動陳橋兵變,即帝位,國號宋,結束五代擾攘的局面。天下既定,務農興學,慎刑薄斂,與百姓休息,但過度重文輕武、偏重防內,造成宋朝長期的積弱不振。在位十六年,廟號太祖。 (5) 羅拜:列隊叩拜。 (6) 掖:音|ㄝˋ,扶持。〔參考資料〕另可參...
對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對著儀仗。唐時正殿設有儀仗,中書、門下及三品官奏事,及御史彈劾百官都是對著儀仗上奏。《舊唐書.卷九二.列傳.蕭至忠》:「舊制:大臣有被御史對仗劾彈者,即俯僂趨出,立于朝堂待罪。」《資治通鑑.卷二一一.唐紀二七.玄宗開元五年》:「諸司皆於正牙奏事,御史彈百官,服豸冠,對仗讀彈文。」
老成持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要以商代滅亡的歷史為借鏡,希望君王能及時醒悟。文中強調:非上天對待殷商不善,而是商君捨棄祖先的良法舊制不用;現在雖然沒有經驗豐富的大臣可以仰賴,但還有祖先留下來的規章典範可以遵行。如果再不聽忠臣的建議,國家恐將走向滅亡的命運。詩經裡就是用「老成人」來指德高望重、足以依靠的長者。 「持重」則是出自《史記.卷一○八.韓長孺列傳》,根據記載,漢景帝時打算要削弱藩國的勢力,引起各藩王的不滿,吳王劉濞因而聯合楚王、趙王、膠東王等七個藩王叛變,史稱「七國之亂」。當時吳王劉濞的軍隊開拔至梁孝王的藩國邊界,梁孝王派手下的兩員大將韓安國和張羽抵禦吳軍,兩人通力合作,張羽奮勇作戰,韓安國則謀策布劃,沉著應對,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