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隱姓埋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一折》(據《元曲選》引)1>〔太白云〕我看二位都是讀書君子,方今聖朝以賢良方正取士,二位不去求名應舉,卻是隱遁山林,為著何來?〔正末云〕小生與兄弟慕山林幽雅,遂有終焉之意。那為官的,我怎麼學他?〔唱〕……【青歌兒】空一帶江山,江山如畫;止不過飯囊,飯囊衣架。塞滿長安亂似麻,每日價大纛高牙。冠蓋頭踏,人物不撐達,服色儘奢華。心行更姦猾,舉止少謙洽。紛紛擾擾由他,多多少少欺咱,言言語語參雜,是是非非交加。因此上不事王侯,不求聞達2>,隱姓埋名做庄家3>,學耕稼。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元.張壽卿《紅梨花.第四折》。 (2) 不求聞達:不追求名譽顯貴。見「不求聞達...
概念獲得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pt attainment):學生能夠發現可用來區別某一類別的成員與非同一類別事物的各種屬性。(施良方,1996; Schwab et. al., 1990) 教學設計及實施步驟(一)資料的提供和概念的確認1.老師成對地呈現分類的實例。2.學生比較正例和反例的屬性。3.學生產生和試驗假設。4.學生根據必要的屬性,描述定義。(二)概念獲得的測試學生確認額外的、未分類的例子是「是」或「否」。老師確認假設、概念名稱,並再次根據必要的屬性敘述定義。學生產生自己的例子。(三)思考策略的分析學生描述思考過程學生討論假設和屬性在辨識...
不求聞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意追求名譽顯貴,不求人知。《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話說自漢以前,人才只是舉薦征辟,故有賢良方正茂才異等之名,其高尚不出,又有不求聞達之科。」
放浪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放蕩不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放蕩不羈」係由「放蕩」及「不羈」二語組合而成。 「放蕩」是出自《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東方朔是西漢武帝時文武雙全的傑出人物。武帝即位初年,徵召天下賢良方正和具有文學才能之人,各地士人、儒生紛紛上書應聘,東方朔也在其中。武帝看了東方朔的自薦書後,讚賞他的氣概,就命令他在公車署中待詔,俸祿不多,也得不到武帝的召見。後來因為他臨危不懼,機智應變,不畏君權的作風,被任命為常侍郎、太中大夫,得到武帝的信任。此處是說東方朔上書給武帝,提出耕戰以強國的建議,並且為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官職而申訴。其行文用語可比美商鞅、韓非,「指意放蕩」─語意流暢而不受拘束,寫...
申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辯解、表白。《南史.卷四四.齊武帝諸子傳.魚復侯子響傳》:「子響及見順之,欲自申明,順之不許,於射堂縊之。」《新唐書.卷一三○.李尚隱傳》:「善良方蒙枉,不為申明,可乎?」
活動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益彰之效。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活動課程英文關鍵字:activity curriculum 參考資料施良方著。課程理論,1999年初版,頁331-333,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白居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的進身之階,最後便失望地離去。二十九歲那年,白居易考取了進士。元和元年(806)四月,憲宗策試賢良方正能言直諫科舉人。皇甫湜、牛僧孺、李宗閔在對策中苦詆時政,忤犯宦官,結果因宦官反對不得居上第,考策官、復策官亦遭貶斥。白居易憤然上書,主持公道。他因直言敢諫,為執政者所忌。元和十年,藩鎮李師道、不承宗遣人到長安刺殺宰相武元衡。白居易上疏請急捕賊,以雪國恥,為執政者所惡,以莫須有的罪名貶江州司馬。自此淪落天涯,悲憤悒鬱。元和十三年十二月,白居易遷忠州刺史,政治上有了轉機。他吸取過去的教訓,採取明保身、隨遇而安的處世態度,...
行為目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領域。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行為目標英文關鍵字:Behavioral Objectives 參考資料施良方著。課程理論,1999年初版,頁106-107,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杜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著名詩人和古文家。曾任中書舍人(中書省別名紫微省),人稱杜紫微。 生平杜牧在大中二年中進士,又舉賢良方正科,頗有才華,詩文俱佳。杜牧乃憲宗的宰相杜佑之孫,為人不拘小節,永蕩不羈,風流韻事極多。 晚唐大和七年(公元八三三年),因剛直疏野受到排擠的杜牧,應淮南節度使牛僧孺之聘,來到揚州為節度使掌書記。杜牧出身於唐朝顯赫的官宦世家京兆杜氏,為西晉軍事家杜預的十六世孫。杜牧雖然與杜甫同為杜預之後,但是支派相去甚遠。杜甫是杜預子杜耽之後;杜牧則是杜預少子杜尹之後。杜牧祖父是唐朝著名的宰相杜佑,他受到祖父的影響非常大。其父杜從郁官...
狗續貂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狗尾續貂」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書.卷五九.趙王倫列傳》倫1>從兵五千人,入自端門,登太極殿,滿奮、崔隨、樂廣進璽綬2>於倫,乃僭即帝位,大赦,改元建始。是歲,賢良方正直言、秀才、孝廉、良將皆不試;計吏及四方使命之在京邑者,太學生年十六以上及在學二十年,皆署吏;郡縣二千石令長赦日在職者,皆封侯;郡綱紀並為孝廉,縣綱紀為廉吏。以世子荂為太子,馥為侍中、大司農、領護軍、京兆王,虔為侍中、大將軍領軍、廣平王,詡為侍中、撫軍將軍、霸城王,孫秀為侍中、中書監、驃騎將軍、儀同三司,張林等諸黨皆登卿將,並列大封。其餘同謀者咸超階越次3>,不可勝紀,至於奴卒廝役4>亦加以爵位。每朝會,貂蟬5>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