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光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江縣行政區(附錄-地名-臺灣縣市行政區名)
濫竽充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ㄣˇ。(6) 湣王:名地。戰國時齊國國君,宣王之子,生卒年不詳。燕國名將樂毅攻入齊國都城,湣王逃至城被殺。在位四十年。
欲蓋彌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名章3>,懲不義也。齊豹為衛司寇,守嗣大夫,作而不義,其書為「盜」。邾庶其、牟夷、邾黑肱以土地出,求食而已,不求其名,賤而必書。此二物者,所以懲肆而去貪也。若艱難其身,以險危大人,而有名章徹,攻難之士,將奔走之。若竊邑叛君,以徼大利而無名,貪冒之民.將寘力焉。是以《春秋》書齊豹曰「盜」,三叛人名,以懲不義,數惡無禮,其善志也。故曰:《春秋》之稱微而顯,婉而辨。上之人能使昭明,善人勸焉,淫人懼焉,是以君子貴之。 〔注解〕 (1) 回:違反。 (2) 疚:音ㄐ|ㄡˋ,慚愧後悔。 (3) 章:表揚、顯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傳達、傳布。《詩經.小雅.鶴鳴》:「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呂氏春秋.審應覽.重言》:「與仲父謀伐,謀未發而聞其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殺死。同「殺」。明.朱有燉〈清河縣繼母大賢〉:「王謙在城打煞人了,叫我寄個信去,報與他母親知。」
迎刃而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9) 濟西一戰:指戰國時,樂毅率燕、趙、楚、韓、魏五國兵伐齊,大敗齊軍於濟水西岸,齊泯王亡走城。樂毅趁勢攻入齊國首都臨淄,總計攻下七十餘城。 (10) 并:通「併」,兼併。 (11) 齊:國名,戰國七雄之一。故址在於今山東省北部、河北省東南部一帶。周武王封姜太公於此,傳至戰國時,君位被權臣田氏篡奪。後為秦國所滅。 (12) 破竹:剖開竹子。 (13) 指授:指點傳授。 (14) 徑造:直接進攻。徑,通「逕」,直接。造,至。 (15) 秣陵:地約當在今南京市附近,三國吳孫權於漢獻帝建安十年得秣陵,改名為建業。 (16) 束手:無計可施,無法抵抗。
從善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 ◎2《左傳.昭公十三年》對曰:「齊桓,衛姬之子也,有寵於僖;有鮑叔牙、賓須無、隰朋以為輔佐;有、衛以為外主;有國、高以為內主。從善如流,下善齊肅,不藏賄,不從欲,施舍不倦,求善不厭。是以有國,不亦宜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只、不過。如:「僅有」、「僅是」、「僅只於此」。《呂氏春秋.孝行覽.遇合》:「以此游,僅至於魯司寇。」《史記.卷八○.樂毅傳》:「齊王遁而走,僅以身免。」
老馬識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桓公:?∼西元前643,春秋時齊國的國君,姓姜,名小白,襄公弟。周莊王五十一年,以襄公無道,出奔。其後襄公被弒,乃歸國即君位,任管仲為相,尊周室,攘夷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為五霸之首。管仲亡後,怠忽政事,寵幸佞臣,霸業遂衰。在位四十二年,諡桓。(4) 孤竹:春秋時國名,在今河北省盧龍縣至熱河省朝陽縣一帶。(5) 反:通「返」,回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要、莫。表示禁止或勸誡的意思。如:「毋忘在」。《論語.子罕》:「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禮記.曲禮上》:「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