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2.41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五斗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晉書.卷九四.隱逸傳.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比喻微薄的俸祿。唐.岑參〈送許拾遺恩歸江寧拜親〉詩:「看君五斗米,不謝萬戶侯。」宋.范成大〈初入湖湘懷南州諸官〉詩:「懷哉千金軀,博此五斗米。」
識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唐.李白〈與韓荊州書〉:「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耶。」後以識荊指初次見面或見到平素所仰慕的人。明.朱權《卓文君》第二折:「久聞大德,未遂識荊,辱顧寒居,光輝蓬蓽。」《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鎮雷峰塔》:「夜來多蒙小乙官人應付週全,識荊之初,甚是感激不淺。」也作「識韓」。
徐步當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令不得毀壞賢士柳下惠墓方圓五十步內的一草一木,否則一律殺無赦。又下令說:能砍下齊王人頭者,就能封萬戶侯賜給重賞。可見一國之君的人頭,還不如死去賢士的墳墓。」齊宣王很不高興,但又無法反駁,只好沉默不語。  這時旁邊的大臣都很緊張,對顏斶說:「你趕快上前去吧!大王是大國之君,天下的士人都來投效,四方的諸侯都莫敢不服,是多麼尊貴!而世間的高士,都是住在鄉野的『匹夫』而已,怎麼可以跟君王比?」顏斶又反駁說:「當然不是!古代聖王都是有賢士的幫助才能建立功業,就是因為他們能尊重士人,不恥下問,諸侯還用『孤』、『寡』等自稱,表示自己得不到臣民愛戴。之所以被稱為明主,就是因為他們明白士人的尊貴,能夠禮賢下...
窩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藏匿犯人、贓物。如:「窩藏人犯」。《三國演義》第四回:「卓遂令遍行文書,畫影圖形,捉拏曹操。擒獻者,賞千金,封萬戶侯;窩藏者同罪。」《花月痕》第九回:「我拐了王母兩個侍兒來,在你這裡窩藏哩!」
上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尊稱宰相。或指居首位的宰相。《史記.卷九七.酈生陸賈列傳.陸賈》:「足下位為上相,食三萬戶侯,可謂極貴無欲矣。」南朝宋.謝靈運〈撰征賦〉:「惟上相之叡哲,當草昧而經綸。」
不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計較,不管。宋.岳飛〈題新淦古寺壁〉詩:「斬除元惡還車駕,不問登壇萬戶侯。」《三國演義》第八回:「董氏宗族,不問長幼,皆封列侯。」
緩步代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令不得毀壞賢士柳下惠墓方圓五十步內的一草一木,否則一律殺無赦。又下令說:能砍下齊王人頭者,就能封萬戶侯賜給重賞。可見一國之君的人頭,還不如死去賢士的墳墓。」齊宣王很不高興,但又無法反駁,只好沉默不語。  這時旁邊的大臣都很緊張,對顏斶說:「你趕快上前去吧!大王是大國之君,天下的士人都來投效,四方的諸侯都莫敢不服,是多麼尊貴!而世間的高士,都是住在鄉野的『匹夫』而已,怎麼可以跟君王比?」顏斶又反駁說:「當然不是!古代聖王都是有賢士的幫助才能建立功業,就是因為他們能尊重士人,不恥下問,諸侯還用『孤』、『寡』等自稱,表示自己得不到臣民愛戴。之所以被稱為明主,就是因為他們明白士人的尊貴,能夠禮賢下...
妨功害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傷害有功勞者、妨害有能力的人。漢.李陵〈重報蘇武書〉:「聞子之歸,賜不過二百萬,位不過典屬國,無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盡為萬戶侯。」
元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罪魁禍首,大惡。《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方今天下騷擾,元惡未梟,君受大任,幹國之重。」宋.岳飛〈題新淦古寺壁〉詩:「斬除元惡還車駕,不問登壇萬戶侯。」
極切瞻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朝宗曾任荊州刺史,好士薦賢。李白曾寫信給他說:「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典出唐.李白〈與韓荊州書〉。後用以比喻非常景仰思慕。《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思慕久曰極切瞻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