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蟹守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圓錐狀,殼厚,螺塔高,殼形略微修長,淡褐色,殼表有細螺肋和粗縱螺,每一螺層大約有3排由白色瘤狀突起排成的螺肋,螺肋間有1-3條的黑色螺肋,水管溝短,向左下方向延伸。
烏頭眉紋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般體色褐色至深褐色,複眼上方有白色條纹形似眉毛,故稱眉紋蟋,成蟲體長為18至23公厘,雌蟲稍小一點,此物種與T. mitratus外型極為相似,不易區分,需藉由雄性生殖器做確認,且此種顏色稍深,體型稍小。
阿扁頭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般體色棕色至深棕色,頭頂前方具有一條白色或黃色橫帶,後頭區具有6條縱紋,成蟲體長為12至16公厘,雌蟲稍小,雄蟲頭部側面觀為三角形。
相得益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祖考,傳之子孫,以資說士。故世必有聖知之君,而後有賢明之臣。故虎嘯而(冽風)〔風冽〕,龍興而致雲,蟋俟秋唫,蜉蝤出以陰。《易》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詩》曰:「思皇多士,生此王國。」故世平主聖,俊艾1>將自至,若堯、舜、禹、湯、文、武2>之君,獲稷3>、契4>、皋陶5>、伊尹6>、呂望7>,明明8>在朝,穆穆9>列布10>,聚精會神11>,相得益章。雖伯牙操遞鍾,逢門子彎烏號,猶未足以喻其意也。 〔注解〕 (1) 俊艾:賢德之人。艾,通「乂」,音|ˋ,才德出眾。 (2) 堯、舜、禹、湯、文、武:指唐堯、虞舜、夏禹、商湯、周文王及周武王六個聖主。 (3) 稷:后稷,周朝的先祖,生卒...
苦心孤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苦心孤詣」的「苦心」,最早見於古詩十九首中的〈東城高且長〉:「〈晨風〉懷苦心,〈蟋〉傷局促。」詩中的〈晨風〉見於《詩經》,是描述婦人思念丈夫久出不歸的詩。詩中「鴥(ㄩˋ)彼晨風,鬱彼北林。未見君子,憂心欽欽」句,婦人藉行蹤飄忽的晨風,仍然會回到樹林之中,反問遠行的夫君為何不肯回來,隱含了對現實生活的苦悶,有勞苦憂心的意思。屈復(西元1668∼1744?),清陝西蒲城人,字見心,號悔翁,晚號金粟道人。朝隆元年舉博學鴻詞,不就。沈德潛謂其不屈節,是有守之士。二十七歲出遊,行遍南北,自稱「七十有七齡,半百在行旅」。熟悉古今興亡之事,詩作多緬懷往事。著有《弱水集》。在〈論詩絕句〉中,屈復自述其創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室內深處。《淮南子.時則》:「涼風始至,蟋居奧。」
作壁上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高宗〈鬥蟋〉詩:「甘芻好飲供其腹,豪氣凌秋喙爪速。是時晶陽照華屋,兩童角勝誰輸服。乘閒偶作壁上觀,沙場不見戈戟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挖掘。[例]掏炭、掏蟋
目不交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聊齋志異.卷四.促織》:「但蟋籠虛,顧之則氣斷聲吞,亦不敢復究兒,自昏達曙,目不交睫。」
詩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批戰國竹簡(簡稱清華簡)中的《耆夜》篇中,敘述武王等在戰勝黎國後慶功飲酒,其間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詩《蟋》,內容與現存《詩經·唐風》中的《蟋》一篇有密切關系清華簡整理研究初見突破性成果關於《詩經》的收集和編選,共計有“王官采詩”和“孔子刪詩”、“獻詩說”三種說法:王官采詩:《孔叢子·巡狩篇》載:“古者天子命史采歌謠,以觀民風。”《漢書·食貨志》中記載,周朝朝廷派出專門的使者在農忙時到全國各地采集民謠,由周朝史官彙集整理後給天子看,目的是了解民情《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