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0.01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領域知識表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領域知識表徵,是指設計一個電腦輔助學習系統,或電腦教學系統時,以電腦可用以運算的表示方式,來表達及紀錄教學領域知識。每個與學習相關的電腦系統在設計時,都有其設定的教學或學習的領域,例如數學、物理、英文。有關這些設定領域的知識,我們稱為該系統的領域知識。電腦輔助學習系統的設計者,必須將這些知識,配合其所設計的學習活動,決定用何種電腦能夠運算的方式來表達及紀錄這些領域知識;這個過程就是領域知識表徵的設計過程,最後決定的表徵方式,就是該系統的領域知識表徵
  領域知識表徵的重要性在智慧型電腦系統上尤其明顯。許多人工智慧的專家都同意,當找到了好的知識表徵之後,許多系統要如何才能表現出智...
污染物表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物理的或化學的方法,分析、鑑定污染物的物理化學性質,闡明或評估污染物理化特性與它們在環境或介質中發生的物理化學行為及其關係。污染物的物理特性,在氣態、液態與固態中,各有其重要的表徵參數,如氣體污染物的壓力,液態污染物的揮發性,固體污染物的比表面及粒度等。污染物的化學特性,主要有化學組成、存在的化學狀與結溝,以及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的性質變化等。污染物的物理化學特性,在大氣、水、土壤境和生物有機體中,以及從發生源的排放、遷移是多變且複雜的,是反映污染特徵與污染效應的重要因素。污染物的表徵為認識污染規律、進行環境影響評估、探索污染過程等所不可少的環節,是環境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物理表徵與化學...
語文表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認為兒童的認知發展到達某種程度時,就能運用抽象的表徵作用,以符號、語言、文字等,將現實世界轉化為抽象概念來表達。這種以語文為媒介,進行表徵思考的作用,即為語文表徵
  表徵思考是一種心理推理作用,此行為模式可從兩方面推論而得:
  l. 兒童不再運用嘗試錯誤學習的方法,而是由心智結合,突然發明新手段,以解決問題。換言之,兒童已能預見採取何種策略將招致失敗,何種策略才可獲致成功。
  2. 兒童在觀察某事件後,延遲一段時間,仍具有模倣能力。皮亞傑從觀察中發現兒童具有此種延宕模倣(delayed ...
故障表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測試程式在一有故障之裝置上執行時,其輸出和未發生故障時之輸出,加以比對所呈現之反應或一組回應謂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召集。如:「徵兵」、「徵召」、「緩徵」。
收取。如:「徵收」、「徵稅」、「開徵」、「課徵」。
公開尋求、招請。如:「徵求」、「徵聘」、「徵稿」、「徵婚」、「徵才」、「徵文比賽」。
現象、跡象。如:「徵兆」、「特徵」。
證明。如:「徵驗」、「徵信」。
古代五音之一。如:「宮、商、角、徵、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外在的一面。如:「外表」、「表皮」、「表裡不一」。
展露。如:「表現」、「表揚」。
說出、傳達。如:「表白」、「表明」、「表達」。
模範、榜樣。如:「表率」、「為人師表」。
有姻親關係的人。如:「表弟」、「表叔」、「表姊夫」。
分格或分項以列記事物的文件。如:「報表」、「課表」、「統計表」。
皮亞傑(Jean_Piaget)認知發展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性的活動。前運算階段 (前運思期,Preoperational, 2-7歲)已經能使用語言及符號等表徵外在事物,不具保留概念,不具可逆性,以自我為中心,能思維但不合邏輯,不能見及事物的全面性。具體運動階段 (具體運思期,Concrete Operational, 7-11歲)能根據具體經驗思維解決問題,能使用具體物之操作來協助思考,能理解可逆性與守恆的道理。形式運算階段 (形式運思期,Formal Operational, 11-16歲)開始會類推,有邏輯思維和抽像思維。能按假設驗證的科學法則思考解決問題。這四個階段有...
社會學習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retention phase)指個體觀察到楷模該項行為之後,必須將觀察所見轉換為象徵性的心像,或表徵性的語言符號,方始可以保留在記憶中。3. 再生階段(reproduction phase)指個體對楷模的行為表現觀察後,納入記憶,其後再就記憶所及,將楷模的行為以自己的行動表現出來。4. 動機階段(motivational phase)指個體不僅經由觀察模仿從楷模身上學到行為,而且願意在適當的時機將學得的行為表現出來。 社會學習論在教學上的應用1.學生自律行為的養成2.自律行為養成的心理歷程(1)自我觀察:指個人對自己...
基模(Schem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係。但基模有個缺點是它可能會引起刻板印象。基模 (schema) 是認知心理學的一個重要概念,是知識表徵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的一種,是認知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理論中的基本觀念之一,皮亞傑用基模來解釋個體如何認識並適應環境。他認為當個體面臨刺激情情境或問題情境時,會先用既有的認知架構與之核對,產生認知作用,也就是說將所遇到的新經驗,納入其舊有經驗的架構之內,這種歷程稱之為同化(assimilation)。認知心理學家認為很多知識是以基模的形式儲存在人的記憶系統裏的 (Anderson, 1...
布魯納(Jerome_S._Brune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布魯納1.1 認知表徵理論1.1.1 認知表徵發展三階段1.1.2 螺旋式課程1.1.3 教學理論四項原則1.2 敘事研究1.3 參考資料 布魯納     布魯納(J. S. Bruner,1915年10月1日-),美國心理學家,他的貢獻在於教育心理學中的認知學習理論。他強調學習時,結構(structure)的重要性,認為教材的結構與學生的認知結構必須互相配合。他提倡發現學習(learning by discovery),鼓勵學生個人自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