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飲鴆止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造成心臟麻痺、呼吸急促,甚至死亡。 (7) 止渴於酖毒:喝毒酒來解除口渴。酖毒,指一種用鴆鳥羽毛浸製成的毒酒。酖,音ㄓㄣˋ,通「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粗毛、布製成的衣服。《孟子.滕文公上》:「許子衣褐。」漢.趙壹〈魯生歌〉:「被褐懷金玉,蘭蕙化為芻。」
含飴弄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飴,用米或麥製成的糖漿或軟糖等食品。嘴裡含著糖逗弄小孫子。形容老年人恬適悠閒的生活樂趣。#語出《東觀漢記.卷六.外戚列傳.明德馬皇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樺木科樺木屬,落葉喬木。樹皮如多層薄紙合成,外層雪白,內層淡褐色。葉卵形而尖,葉緣鋸齒狀。夏天開單性花,花序呈穗狀,雌雄同株。其皮質輕軟,材質細密,可製成碗、杯、水桶等器具及家具。
削足適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截趾適屨注音︰ㄐ|ㄝˊ ㄓˇ ㄕˋ ㄐㄩˋ漢語拼音︰jié zhǐ shì jù釋義︰屨,古時用麻、葛等製成的鞋。「截趾適屨」猶「削足適履」。見「削足適履」條。 01.《後漢書.卷六二.荀韓陳列傳.荀淑》:「後世之人,好福不務其本,惡禍不易其軌。傳曰:『(截)趾適屨,孰云其愚?何與斯人,追欲喪軀?』誠可痛也。」 參考詞語︰刖趾適屨注音︰ㄩㄝˋ ㄓˇ ㄕˋ ㄐㄩˋ漢語拼音︰yuè zhǐ shì jù釋義︰刖,古時砍腳的酷刑。屨,古時用麻、葛等製成的鞋。「刖趾適屨」猶「削足適履」。見「削足適履」條。 01.《三國志.卷三.魏書.明帝紀》裴松之注引《魏略》:「而亮反裘負薪,裡盡毛殫,...
吳牛喘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尤其更怕寒冷刺骨的冬風。有一天,風很大,他剛好進宮朝見武帝,看見宮裡的窗戶是透明的琉璃(用礦石為原料製成的物體,略透明,有色澤)做成的,好像很不堅固,不禁發起抖來,臉色變得很蒼白。武帝覺得奇怪,就問他原因。滿奮照實回答。武帝一聽,便笑著說:「琉璃窗根本是密不透風的。」滿奮覺得很不好意思,便也笑著說:「我像吳牛一樣,只要見到了月亮就會氣喘吁吁。」 補充(1)相似詞:蜀犬吠日、遼東白豕、越犬吠雪、少見多怪、臨事而懼、見識淺短、草木皆兵、風聲鶴唳(2)相反詞:習以為常、不足為奇、家常便飯、司空見慣、數見不鮮、多如牛毛 實例凡事...
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米製成的食品或糕點。元.王禎《農書.穀譜.集八.果屬.銀杏》:「惟炮煮作粿食為美。」明.陳嘉謨《本草蒙筌.卷三.草部下.佛耳草》:「夏開花黃色,葉與馬齒莧類,細小微有白毛,俗呼黃蒿。人每收採搗爛,和米粉作粿,柔韌而香美可嘗。」
2.民間常見的食品。用米或其他食材製成,口味多種。如:「芋粿」、「粉粿」、「碗粿」、「油蔥粿」。
掩耳盜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晉卿,生卒年不詳。范武子後代,後為智伯所滅。 (2) 鍾:同「鐘」,古代一種中空,用銅或鐵製成之打擊樂器。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五.辨誤》:「諺有『掩耳偷鈴』,非鈴也,鐘也。」 (3) 負:以肩背物。 (4) 椎:音ㄓㄨㄟ。敲打東西之器具。 (5) 況然:狀聲詞,敲鐘時所發出之聲音。 (6) 遽揜其耳:急忙掩住耳朵。遽,音ㄐㄩˋ,急忙。揜,音|ㄢˇ,通「掩」,遮蓋。
刎頸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叱:呵斥、責罵。 (9) 肉袒負荊:裸露上身,背負荊條。袒,音ㄊㄢˇ,脫衣露出上身。荊,指荊木枝條製成的鞭子,古代用作刑杖。 (10) 寬:度量宏大、包容寬恕。 (11) 卒:終於。 (12) 驩:音ㄏㄨㄢ,通「歡」,友好。
青出於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代大哲學家荀子寫了一篇〈勸學〉的文章來鼓勵大家多學習。學習有什麼好處呢?就像靛青是從蓼藍提煉出來,但是顏色比蓼藍還要青;冰是水結凍而成,但是溫度比水還要低。學習就像這種提煉和結凍的效果一樣。我們把一根直挺挺的木條用輮的工夫,慢慢使它彎曲,製成車輪。等它彎曲合乎規矩後,就是經過日晒乾枯也不會再恢復原狀了。這種輮的工夫也是學習。所以木頭要劃得直,得靠繩墨;金屬要磨銳,得靠礪石。君子就是要接受繩墨般的約束,礪石般的磨鍊,假如能廣泛地去學習,而且能時時反省自己,那就不會有什麼過錯了。後來就從荀子這段話中演變成「青出於藍」這句成語,原來是用來比喻學習的效果,後多用來比喻學生表現較老師出色,晚輩成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