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倘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假設語氣的連接詞,即如果、假使。《紅樓夢》第五八回:「倘若不叫上他父母親人來,只怕有混帳人頂名冒出去。」《文明小史》第四二回:「倘若他們一個個都講起平等來,不聽我的節制,這差使還能當嗎?」
喜出望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意想不到的喜事而特別高興。[例]能夠再見到失散多年的親人,他喜出望外,覺得好像在夢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尊稱已故的直系親人。如:「顯考」、「顯妣」。
離鄉背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開故鄉,在外地生活。[例]逢年過節,離鄉背井的遊子總是格外思念親人
馬革裹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郡。馬援在那邊以農牧為生,因為經營得法,幾年之後變得相當富裕。但他不願成為一個守財奴,就把財產送給親人朋友。後來馬投靠光武帝,建立了許多的戰功,拜伏波將軍,封為新息侯。公元四四年,馬援已經五十八歲了,有人勸他應該退休,好好在家安享天年,不要再奔波沙場。但是馬援拒絕了,並且很豪邁地說:「現在北方還有匈奴、烏桓為患,我正要去肅清他們。身為男子漢大丈夫,就應該死在沙場上,用馬革裹著屍體送回來埋葬,怎麼可以躺在床上,死在兒女的手中呢?」平定了匈奴、烏桓之後,馬援又前往貴州作戰。當地氣候炎熱,環境惡劣,許多士兵都得了傳染病死去,這位老將軍也身染重疾。但他仍堅持守在前線,不肯離開,最後終於實現了他戰死疆...
東山再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朱序被俘以後,雖然被苻堅收用,在秦國當個尚書,但是心裡還是向著晉朝。他到晉營見了謝石、謝玄,像見了親人一樣高興,不但沒按照苻堅的囑咐勸降,反而向謝石提供了秦軍的情報。他說:“這次苻堅發動了百萬人馬攻打晉國,如果全部人馬一集中,恐怕晉軍沒法抵擋。現在趁他們人馬還沒到齊的時候,你們趕快發起進攻,打敗他們的前鋒,挫傷他們的士氣,就可以擊潰秦軍了。”朱序走了以後,謝石再三考慮,認為壽陽的秦軍兵力很強,沒有把握打勝,還是堅守為好。謝安的兒子謝琰勸說謝石聽朱序的話,盡快出兵。謝石、謝玄經過一番商議,就派北府兵的名將劉牢之率領精兵五...
眾叛親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一、出處2 二、語譯3 三、故事內容4 四、相似相反詞5 五、例句 一、出處 《左傳·隱公四年》:「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 二、語譯 叛:背叛。離:離開。眾人反對,親人背離。形容完全孤立。 三、故事內容   春秋時代,衛國公子州吁殺了自己的哥哥桓公想要自立為君。由於多數的大臣百姓不贊成他的行為,所以州吁打算出兵攻伐與衛國有世怨的鄭國,希望以此提高自己的威望。恰巧當時宋國殤公即位,鄭國收留了從宋國出奔的公子馮,並且想要以武力送他回國為君。州吁便藉此緣故,聯合宋、陳、蔡等國出兵攻打鄭國。但四...
敦親睦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厚待親人,和睦鄰里。如:「大家唯有敦親睦鄰,守望相助,生命財產才有保障。」
大義滅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為了維護公理正義,不徇私情,滅了犯罪的親人,或讓他們接受法律制裁。語出《左傳.隱公四年》
宣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宣揚流布。《宋書.卷七五.顏竣傳》:「竣在彭城常向親人敘之,言遂宣布,聞於太祖。」《文選.王襃.四子講德論》:「所謂中和樂職宣布之詩,益州刺史之所作也。」也作「宣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