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和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相和睦親善。《三國演義》第七五回:「陸將軍呈書備禮,一來與君侯作賀,二來求兩家和好,幸乞笑留。」
連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戰國時秦國張儀所提倡的外交政策。目的在打破六國合縱政策,利誘六國分別與秦國親善,然後再各個擊破,達到統一天下的目的。《戰國策.秦策一》:「約從連橫,兵革不藏。」也作「連衡」。
友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相親善的國家。《書經.大誥》:「肆予大化,誘我友邦君。」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一一.記詩》:「友邦爭問年今幾,天子恨無官可酬。」
敵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親善、友好
廣田三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柔遠能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柔遠,安撫遠方的民族。能爾,親善近處的人民。柔遠能邇指籠絡,善待遠近諸民,使之誠心歸附。《詩經.大雅.民勞》:「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遠能邇,以定我王。」《南齊書.卷三.武帝本紀》:「春頒秋斂,萬邦所以惟懷,柔遠能邇,兆民所以允殖。」
皇民文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皇民文學是在一九四0至一九四五年期間,產生於當時受到殖民統治下的台灣文壇,主要在表達當時台灣人渴望成為日本人的心情,當時頗受日本當局青睞。這些作品的特徵包括描述成為皇民、日本國民的心路歷程;志願從軍、預祝戰爭勝利;描繪南進、團結、日華親善等意識的作品。代表作品有陳火泉〈道〉和周金波的〈水癌〉、〈志願兵〉。
敵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親善
和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和睦親善。《禮記.樂記》:「父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
親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親睦、親善、融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