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8.80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禍起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起於內部的禍亂。見「禍起蕭牆」條。 01.《金史.卷六三.后妃列傳.熙宗悼平皇后》:「海陵本懷覦,因之疑畏愈甚,蕭牆之變,從此萌矣。」 參考詞語︰禍生蕭牆注音︰ㄏㄨㄛˋ ㄕㄥ ㄒ|ㄠ ㄑ|ㄤˊ漢語拼音︰huò shēng xiāo qiáng釋義︰即「禍起蕭牆」。見「禍起蕭牆」條。 01.《封神演義.第三五回》:「豈知禍生蕭牆,元旦災來,反了股肱重臣,追之不及。」 02.明.沈鯨《雙珠記.第四四齣》:「我爹爹被人誣陷呵,狐媚妄侵,鵰喙交攻,驀地禍生蕭牆。」
量入為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稅收的多寡來制定支出的限度。語本《禮記.王制》:「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量入以為出。」後泛指根據收入來斟酌開支。《三國志.卷二一.魏書.衛傳》:「計校府庫,量入為出。」清.李文炤〈儉訓〉:「則何若量入為出,享恆足之利乎?」也作「量入制出」。
直搗黃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謀素號桀黠6>,亦不能制其下,但諭7>之曰:「毋輕動,俟岳家軍來即降。」金統制王鎮、統領崔慶、將官李、崔虎、華旺等皆率所部降,以至禁衛龍虎大王下忔查千戶高勇之屬,皆密受飛旗牓8>,自北方來降。金將軍韓常欲以五萬眾內附。飛大喜,語其下曰:「直抵黃龍府9>,與諸君痛飲爾!」 〔注解〕 (1) 燕:燕京,宋時為金之首都。 (2) 金:金朝(西元1115∼1234)。宋徽宗政和五年,女真酋長完顏阿骨打稱帝,國號金。後被蒙古所滅。 (3) 兀朮:西元?∼1148,姓完顏,名宗弼,金太祖第四子。善騎射,累官太師,都元帥、領行臺尚書事,江南呼為四太子,屢侵宋,嘗敗於岳飛手下,卒諡忠烈。 (4) 飛...
懲前毖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是最早的詩歌總集,採集從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年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小毖〉一詩寫周成王在管蔡、武庚之亂後,痛改前非,自我警惕的決心。成王為武王之子。周武王在弟弟周公的協助下打敗商紂,建立周朝,死後由年幼的成王即位,周公則繼續輔政。而武王的兩個堂兄弟管叔和蔡叔忌恨周公,並且覦王位,於是暗中勾結商紂的兒子武庚,到處散布消息,說周公意圖奪取王位。周成王聽到這個流言後,逐漸地對周公失去信任,周公為了避嫌,便主動求去。周公走後,管、蔡等人如魚得水般地進行種種叛亂,這時成王知道自己上了當,才趕緊又把周公召回。周公回來平息了叛亂,也對管、蔡等人做出懲處。事後,成王深切反省,並對眾臣說:「我一定會...
聲色犬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嗜好歌聲、美色、養狗、騎馬等的荒淫享樂。《隋唐演義》第九三回:「可知那聲色犬馬,奇技淫物,適足以起大盜覦之心。」也作「狗馬聲色」、「聲色狗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況且。晉.陶淵明〈勸農〉詩六首之四:「相彼賢達,猶勤壟畝;矧伊眾庶,曳裾拱手!」《南史.卷三五.顧之傳》:「死且不憚,矧伊刑罰;身且不愛,何況妻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企求、冀求。如:「覦」。《後漢書.卷五五.章帝八王傳.河間孝王開傳》:「云與中大夫趙王謀圖不軌,闚覦神器。」《陳書.卷三一.蕭摩訶傳》:「會隋總管賀若弼鎮廣陵,窺覦江左,後主委摩訶備禦之任。」
問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楚莊王征伐陸渾的戎人,並於周室疆域上檢閱軍隊。周定王派遣王孫滿慰勞,楚莊王便探問九鼎之大小輕重。語出《左傳.宣公三年》:「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周雖德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因九鼎為夏商周三代的傳國寶器,楚莊王問鼎有圖謀君位之意。後用以指覦王位,謀取政權;或指謀取最高榮譽、地位。《晉書.卷九八.列傳.王敦》:「遂欲專制朝廷,有問鼎之心。帝畏而惡之。」
白虹貫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誠可以感動上天。 古例(一)西漢 劉向 所輯戰國策 魏策四:「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鯫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二)人眼白特別大。南齊書˙卷二十三˙褚淵傳:「以淵眼多白精,謂之白虹貫日,言為宋氏亡徵也。」 譯文聶政要去刺殺韓槐時,天上出現了白虹貫日的景象。 今例老一輩的人對白虹貫日所顯示的預兆是深信不移的。所謂白虹貫日,我想你的誠意一定可以打動她的芳心。 近義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驢鳴犬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嘲笑人文詞拙劣,如同驢、狗的鳴叫。唐.張鷟《朝野僉載》卷六:「溫子昇作颾山寺碑,信讀而寫其本,南人問信曰:『北方文士如何?』信曰:『唯有颾山一片石堪共語,薛道衡、盧思道少解把筆,自餘驢鳴犬吠,聒耳而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