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話、謠言。《後漢書.卷一三.公孫述傳》:「述曰:『言不可信。』」《三國演義》第五七回:「軍中有言,亦傳西涼入寇之事,今不可不防也。」
言謊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偽詐不誠實的話。即造謠說謊。元.鄭廷玉《冤家債主》第三折:「俺孩兒也不曾言謊語,又不曾方頭不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欺詐的手段騙人財物。《紅樓夢》第一○四回:「倪二仗著有些力氣,恃酒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謬誤。南朝梁.阮孝緒〈七錄序〉:「昔劉向校書,輒為一錄,論其指歸,辨其謬,隨竟奏上,皆載在本書。」唐.孟郊〈弔元魯山〉詩一○首之五:「血誓竟謬,膏明易煎蒸。」
言惑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詭詐的話迷惑群眾。《元史.卷八.世祖本紀五》:「癸丑,初建東宮,甲寅,誅西京言惑眾者。」也作「謠言惑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乖戾、凶惡。《劉知遠諸宮調.第一二》:「招女婿名知遠,窮困難過,為人剛硬,性氣乖。」
2.差錯。如:「本書編校倉促,若有文字乖錯落之處,請不吝指教。」
課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胡亂說話。《大宋宣和遺事.亨集》:「咱家裡有課語言的,怎奈何?娘,你可急忙報告官司去,恐帶累咱們!」也作「言課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借理由向他人詐取財物。也作「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俗浮薄多詐偽。《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序》:「叔末澆,王道陵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野火。唐.柳宗元〈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奉寄澧州張員外使君五十二韻之作因其韻增至八十通贈二君子〉詩:「瘴氛恆積潤,火亟生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