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25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覆演練、鑽研。如:「學習」、「研習」、「練習」、「溫習」、「學而時習之」。
做慣而不易改變的行為。如:「習慣」、「惡習」、「舊習」、「積習」、「習俗」、「習以為常」。
時常、時時。如:「習聞」、「習見」。
弦歌不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弦歌,依琴瑟而詠詩,借作教育實施的象徵。弦歌不輟指讀書聲不停,比喻為講習不休。[例]從論語可以知道,孔子在最困難的環境中,仍然弦歌不輟。
高瞻遠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高瞻」:漢.王充《論衡.別通》夫孔子之門,講習五經,五經皆習,庶幾之才也。顏淵曰:「博我以文。」才智高者,能為博矣。顏淵之曰「博」者,豈徒一經哉?我不能博五經,又不能博眾事,守信一學,不好廣觀,無溫故知新之明,而有守愚不覽之闇,其謂一經是者,其宜也。開戶內日之光,日光不能照幽;鑿窗啟牖,以助戶明也。夫一經之說,猶日明也;助以傳書,猶窗牖也。百家之言,令人曉明,非徒窗牖之開,日光之照也。是故日光照室內,道術明胸中。開戶內光,坐高堂之上,眇升樓臺,窺四鄰之庭,人之所願也。閉戶幽坐,向冥冥之內,穿壙穴臥,造黃泉之際,人之所惡也。夫閉心塞意1>,不高瞻覽2>者,死人之徒也哉。 〔注解〕 (1)...
眾望所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朝高僧帛遠,字法祖,河內人,博學多聞,通梵晉語,於方等經深有研究。他在長安建造佛寺,從事講習,聽眾常達千人。河間王司馬顒對之崇敬有加,帛遠因而聲聞關隴。後來關中大亂,帛遠潛遁隴右,以保雅操。當時張輔為秦州剌史,鎮守隴上。張輔覺得帛遠的名德顯著,「眾望所歸」,就屢次勸帛遠還俗來當自己的幕僚,但帛遠拒不接受,於是結怨。後因他人的讒言,帛遠被張輔所殺。「眾望所歸」這句成語,用來指深得眾人擁護、愛戴。
繕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抄寫、謄錄。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政為常所講習,讎校繕寫,及偏加服用,有跡可思者耳。」《儒林外史》第八回:「內有一本,是高青邱集詩話,有一百多紙,就是青邱親筆繕寫,甚是精工。」
國立台南高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訓主管會議、全省高級職校能力本位研討會、觀摩會以及省伐私立中等學校動力機械科示範、全省工業安全教育講習會、全省工科特殊才能學生研習會、全省補校校務主任會議、全省職業輔導工作研討會、全國工職學生技能競賽、全省高職工科學生創造發表會、全國職校環保教育會議、全國工職設備整合工作等等,均能在全校同仁群策群力合作下完滿達成.並成立南區(高屏地區)教學資料推廣中心,建立校內辦伐室自動化體系,及參與全國工科新課程實施各項重要工作.本校教學認真,校風優良,莘莘學子,濟濟一堂,歷年參加工業學校技藝競賽,成績斐然,歷屆畢業生,為工業界爭先...
三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為三國魏董遇教導學生充分用來讀書的三個餘暇時間:冬、夜、陰。典出《三國志.卷一三.魏書.王朗傳》裴松之注引《魏略》。後泛指閒暇時間。晉.陶淵明〈感士不遇賦.序〉:「昔董仲舒作士不遇賦,司馬子長又為之。余嘗以三餘之日,講習之暇,讀其文。」
國立東勢高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空間設計科電子科資訊科電機科化工科機械科製圖科汽車科建築科家具設計科 校史本校前身為「東勢工業技術講習班」,於民國35年春,由地方人士劉江性先生創設於東勢鎮東崎街319號舊校區。民國37年11月改隸台中縣東勢初中附設工業職業科。民國42年9月奉准獨立設校,定名「台中縣立東勢初級工業職業學校」,設土木科一科,第一任校長由姜吉甫先生接掌。民國45年增設高級部,改名為「台中縣立東勢工業職業學校」,招收高級部土木科新生。自46年起至56年止,先後增設測量、製圖、伐木製材、建築、汽車修護、電工、機工科。第二任校長毛琦先生於民國5...
國立內埔農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立內埔高級農工職業學校是一所位於台灣屏東縣的國立高級農工職業學校,簡稱為內埔農工。學校地址在屏東縣內埔鄉成功路83號。校地面積為11.9686公頃。現任校長為鄭越庭。1934年創校,最初校名為「高雄州埔羌山地農業講習所」,1961年改名為「屏東縣立屏山地農業職業學校」。目錄1 英文名稱2 簡介3 特色4 發展目標5 校徽6 學院系所7 願景-開創一個創新優質、活力的新內農8 參考資料 英文名稱National Nei-Pu Senior Agricultural-Industrial Vocational High S...
教育行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n strategy):學校可運用夾報、電視、廣播或在學校首頁等進行廣告來吸引大眾注意,並以電話、講習會或大學博覽會作人員推銷;利用學費抵免或獎助學金刺激興趣,利用報章雜誌或媒體積極爭取目標市場客戶的認同與資源,宣傳並塑造學校正面的形象。人員策略(people strategy):學校領導者要讓員工(教師、行政人員)瞭解行銷對組織的重要性,灌輸員工行銷的概念,並建立員工對組織目標與形象的認同,使他們能將其內化後,將其表現於外。定位策略(position strategy):教育機構必須找出自我獨特的辦學特色。 中英文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