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牆。如:「牆壁」、「家徒四壁」、「銅牆鐵壁」。
山崖。如:「絕壁」、「懸崖峭壁」。
生物的一種組織,具有保護、維持的作用。如:「胃壁」、「細胞壁」。
軍隊駐守的營壘。如:「壁壘分明」、「堅壁清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聲音相應。如:「附和」、「唱和」。《資治通鑑.卷二三六.唐紀五十二.順宗永貞元年》:「絪等從而和之,議始定。」宋.蘇軾〈赤壁賦〉:「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不加拘束。《楚辭.屈原.離騷》:「啟九辯與九歌兮,夏康娛以自縱。」宋.蘇軾〈赤壁賦〉:「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妄自菲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耿耿。曾敗曹操於赤壁,佐劉備定益州,使蜀與魏、吳成鼎足之勢。劉備討伐孫吳,兵敗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他便輔助後主劉禪,立志光復中原。曾上奏章(《文選》稱為〈出師表〉)予後主說:「在國家危急存亡的關頭,還有侍衛的大臣和忠勇的將士肯為國家效力,是因為他們為了報答先帝的恩惠。陛下應該多聽聽他們的意見,以光大先帝的遺德,鼓舞忠臣志士們的士氣,不應該看輕自己,援引不適當的例證,阻塞了忠心愛國的人進諫言的途徑。」建議後主劉禪廣開言路,多聽各方的意見。後來原文中的「妄自菲薄」演變成一句成語,用來比喻過於自卑而看輕自己,不知自...
滄海一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海中的一粒米粟。比喻渺小,微不足道。宋.蘇軾〈赤壁賦〉:「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墨守成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人。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耿耿。曾敗曹操於赤壁,佐定益州,使蜀與魏、吳成鼎足之勢。劉備歿,輔助後主劉禪,封武鄉侯。志在攻魏以復中原,乃東和孫權,南平孟獲,與魏長期爭戰,後鞠躬盡瘁,卒於軍中,諡號忠武。 (4) 無虞:沒有憂患、顧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疲倦。同「疲」。如:「敝於奔命」。宋.司馬光〈赤壁之戰〉:「曹操之眾,遠來疲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把直立的東西放平。《儀禮.鄉射禮》:「上射揖進坐,橫弓卻手,自弓下取一個。」宋.蘇軾〈赤壁賦〉:「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
樂不思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耿耿。曾敗曹操於赤壁,佐定益州,使蜀與魏、吳成鼎足之勢。劉備歿,輔助後主劉禪,封武鄉侯。志在攻魏以復中原,乃東和孫權,南平孟獲,與魏長期爭戰,後鞠躬盡瘁,卒於軍中,諡號忠武。有《諸葛武侯集》。 (7) 姜維:西元202∼264,字伯約,三國蜀漢天水冀縣人。本為魏將,後歸附蜀,為諸葛亮重用,任征西將軍。諸葛亮死後,繼領其軍。魏軍攻蜀,後主劉禪降魏,姜維被迫投降。後欲謀復國,事敗被殺。 (8) 郤正:三國蜀漢偃師人,生卒年不詳。本名纂,字令先。博學能文,為蜀漢祕書令。蜀亡,郤正捨妻子單身隨侍後主。位終巴西郡太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緩慢。宋.蘇軾〈赤壁賦〉:「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宋.宗澤〈早發〉詩:「眼中形勢胸中策,緩步徐行靜不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