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19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摧枯拉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醒世恆言.卷三四.一文錢小隙造奇冤》:「田牛兒叫聲:『來的好!』提起升籮般拳頭,揀著個精壯村夫,趕上一拳打去,只望先打倒了一個硬的,其餘便如摧枯拉朽了。」
及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正趕上需要、正趕上時機。如:「幸好救難人員及時趕到,受困的登山客終於得救。」
東山再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兵像潮水般地往後湧來,哪裡壓得住。一群亂兵衝來,把苻融的戰馬衝倒了。苻融掙扎著想起來,晉兵已經從後面趕上來,把他一刀砍了。主將一死,秦兵更是像脫了韁繩的驚馬一樣,四處亂奔。陣後的苻堅看到情況不妙,只好騎上一匹馬拼命逃走。不料一支流箭飛來,正好射中他的肩膀。苻堅顧不得疼痛,繼續催馬狂奔,一直逃到淮北才息了口氣。晉軍乘勝追擊,秦兵沒命的潰逃,被擠倒的、踩死的兵士,滿山遍野都是。那些逃脫的兵士,一路上聽到風聲和空中的鶴鳴聲(文言是“風聲鶴唳”,唳音同力,就是鶴鳴聲),也當作東晉追兵的喊殺聲,嚇得不敢停下來。謝石、謝玄收復了壽陽...
國色天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濟公傳》第二一回:「一叫門,正趕上他的妻子出來,小人一見,果然長得是國色天香,天上少有,第一等美人。」
望之卻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望而卻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望而卻步」典源作「望之卻步」。看到了一件困難或危險的事,有些人會去克服,有些人則會畏縮不前,後者的情形,就可以用「望而卻步」來形容。「卻」是退後不前的意思,《孔子家語.儒行解》說:「是猶卻步而欲求及前人,不可得也。」意思是一個人退縮不前而想趕上前人的成就,是不可能的。徐光啟(西元1562∼1633),字子先,明朝算學家,上海人。從利瑪竇學天算之學,為中國人研究西洋科學之始,曾任禮部尚書。譯著甚多,以幾何原本、農政全書等最著。當時明朝政局混亂,黨爭造成朝政敗壞,國力日衰。徐光啟看到這種情形,便感嘆地表示,黨爭耗費了士大夫的精力和才智,而對國家社會毫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跟在後面或由後面趕上去。如:「追隨」、「追趕」、「急起直追」。
調虎離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饒你教你活幾年耳。已後再有取水者,切不可勒掯他。」那妖仙不識好歹,演一演,就來鉤腳;被大聖閃過鉤頭,趕上前,喝聲「休走!」那妖仙措手不及,推了一個蹼辣,掙扎不起。大聖奪過如意鉤來,折為兩段;總拿著又一抉,抉作四段,擲之於地道:「潑孽畜!再敢無禮麼?」那妖仙戰戰兢兢,忍辱無言。這大聖笑呵呵,駕雲而起。
瞠乎其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不可企及,望塵莫及,難望項背反義:一馬當先,並駕齊驅,後來居上,迎頭趕上辨似: 瞠,音ㄔㄥ。張大眼睛直視。不可寫作「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到達某一程度還有段距離的。如:「你想趕上他,還早得很呢!」
顏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孔子在匡,被匡人圍困,後雖脫險,卻與弟子失散,顏淵落在後面,最後才趕上來,孔子一見便說:「我以為你死了。」顏淵說:「老師在,弟子怎敢死。」孔子知道顏子不會死,「吾以汝為死矣」是一時歡喜的反義語。顏子說「子在」,也是知道孔子不會死,所以說「回何敢死」。孔、顏師弟相知之深,由此可以想見。 參考資料http://blog.xuite.net/yen_temple/bloghttp://learn.pmes.tyc.edu.tw/維基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