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3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越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足球運動用語。足球運動中當球員踢球時,其同隊另一球員,位於對方半場且比對方兩個球員及球更近於對方端線,即稱為「越位」。
踢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的踢球遊戲。參見「蹴鞠」條。
圓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宋元時踢球的社團。《事林廣記.戊集.卷二.文藝類.圓社摸場》:「四海齊雲社,當場蹴氣毬,作家偏著所,圓社最風流。」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三齣:「如今年老腳踜蹭,圓社無心馳騁。」
2.踢球人或指圓社的社員。《水滸傳》第二回:「俺道是甚麼高殿帥,卻原來正是東京幫閑的圓社高二!」《金瓶梅》第六八回:「只見幾個青衣圓社,聽見西門慶老爹進來在鄭家吃酒,走來門首伺候,探頭舒腦,不敢進去。」
藤球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東南亞地區的球類運動。舊名踢網籃球,於西元一九九○年被納入亞運正式項目。可分為民俗體育及正式比賽兩種:前者有如踢毽子,後者之場地及進行方式與排球相似,因此又名「腳踢的排球」。球場中央架網,兩邊各設一發球圈,球由單層藤條編成。比賽時兩隊各三位球員,以腳踢球過網至對方場地,使球不落地者為勝。比賽通常採三戰兩勝制,每局二十一分。如:「據說藤球運動源於十五世紀蘇丹國統治的麻六甲一帶,而今則流行於東南亞地區。」
花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毽球球員利用各種技巧所做出的各種踢球動作。
蹴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的踢球遊戲。參見「蹴鞠」條。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補遺.刑部.賭博厲禁》:「洪武二十二年聖旨:學唱的割了舌頭,下棋打雙陸的斷手,蹴圓者卸腳。」
踢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的踢球遊戲。參見「蹴鞠」條。《紅樓夢》第二八回:「可巧門上小廝在甬路底下踢毬。」
丟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踢毬技術。指彎曲著腿踢球。《金瓶梅》第一五回:「桂姐的行頭,比舊時越發踢熟了,撇來的丟拐,教小人每湊手腳不迭。」
踢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的踢球遊戲。參見「蹴鞠」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