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8.37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部隊、軍隊。《史記.卷一一○.匈奴傳》:「漢將軍王恢部出代擊胡輜重,聞單于還,兵多,不敢出。」《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昆陽即破,一日之閒,諸部亦矣。」
有志竟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步困將退,豫置左右翼為伏以待之。人定時,步果引去,伏兵起縱擊,追至鉅昧水上,八九十里僵尸相屬,收得輜重二千餘兩。步還劇,兄弟各分兵散去。後數日,車駕至臨淄自勞軍,群臣大會。帝謂弇曰:「昔韓信破歷下以開基,今將軍攻祝阿以發跡,此皆齊之西界,功足相方。而韓信襲擊已降,將軍獨拔勍敵,其功乃難於信也。又田橫亨酈生,及田橫降,高帝詔衛尉不聽為仇。張步前亦殺伏隆,若步來歸命,吾當詔大司徒釋其怨,又事尤相類也。將軍前在南陽1>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2>,有志者事竟成也!」弇因復追步,步奔平壽,乃肉袒負斧鑕於軍門。 〔注解〕 (1) 南陽:漢朝地名,地約在今河南獲嘉縣北。 (2) 落落難合:形容見解特...
銳不可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漢軍千里行軍,糧草輸送若是有所遲延,將是其最大的弱點。由於井陘口道路狹隘,車馬不能並行,因此補給的輜重車輛必定落於大軍之後。因此,李左車向陳餘建議,由他帶領三萬人馬從小徑奇襲漢軍補給部隊,斷其糧道,這樣韓信必被趙軍打敗。但是陳餘沒有採納李左車的建議,最後終被韓信用計所敗,斬於泜水之上。「銳不可當」這個成語,或許就從這裡的「其鋒不可當」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無法阻擋的威猛氣勢。出現「銳不可當」的書證如《宋史.卷三二六.侍其曙列傳》:「契丹主曰:『其鋒銳不可當。』遂引眾去。」
招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召集徵募。《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選練武衛,招募猛士,旌旗輜重,千里不絕。」《三國演義》第三九回:「可速招募民兵,亮自教之,可以待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強取、搶奪。如:「打劫」、「搶劫」、「打家劫舍」。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自新》:「陸機赴假還洛,輜重甚盛,淵使少年掠劫。」
規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派頭、排場。《初刻拍案驚奇》卷五:「那越客是豪奢公子,規模不小,坐了一號大座船,滿載行李輜重。」
班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軍隊調回來,或指出征的軍隊勝利歸來。《書經.大禹謨》:「班師振旅。」《三國演義》第三九回:「收聚眾軍,把所獲糧草輜重,分賞將士,班師回新野。」也作「般師」。
千慮一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補給困難。井陘口情勢險要,車騎透過很難,糧食一定落在後面。他請求率兵三萬,從小路抄到韓信後面,截其輜重,而前面大軍守住,不和他交戰,使他進不能戰,退不能回,不到十天就可以把韓信的頭取來了。但是成安君是位儒者,主張義兵而不用詐謀,所以不用李左君車之計,而愿與韓信正面決戰。 韓信也知道他的處境危險,不便貿然進兵,後來打聽到成安君不用李左車的計,才安排下他的計策,傳令進兵。結果背水一戰,大獲全勝,殺了成安君,擒了趙王和李左車。 當韓信的部下,綁著李左車送到韓信面前的時候,韓信不但不殺他,反而親自為他解開了繩子,請他上堂,向東...
婆心苦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險固,恢復舊疆,此朕之志也。奈何將帥等不遵成算,各騁所見,領十萬甲士出塞遠鬥,速取其郡縣,更還師以援輜重,往復勞弊,為遼人所襲,此責在主將也。況朕踵百王之末,粗致承平,蓋念彼民陷於邊患,將救焚而拯溺,匪黷武以佳兵,卿當悉之也。疆埸之事,已為之備,卿2>勿為憂。卿社稷3>元臣,忠言苦口,三復來奏,嘉愧實深。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石門文字禪.卷一七.雲庵生辰詩一一首之一一》。 (2) 卿:指趙普(西元922∼992),宋幽州薊縣人。後周時為趙匡胤幕僚,任掌書記,策劃陳橋兵變。宋初參與重大策令制定,曾任宰相之職。淳化三年病老致仕,封魏國公,卒謚忠獻。 (3) 社稷:泛稱國家。〔參考資...
襲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襲擊人。《三國演義》第三三回:「今千里襲人,輜重多而難以趨利,不如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