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生龍活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活潑勇猛,生氣勃勃。《兒女英雄傳》第一三回:「公子見父親教訓,也不敢辯說他怎生的生龍活虎一般。」《花月痕》第一二回:「采秋是個生龍活虎般的女子。」
振振有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以為理直氣壯,辯說不停的樣子。[例]證據已經非常確鑿,他還振振有辭的為自己辯護,企圖脫罪。
韓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234)戰國時韓國的諸公子之一。喜刑名法術之學,而歸本於黃老,為人口吃而不能流利地辯說,與李斯同受業於荀卿。曾以書諫韓王而不見用,於是發憤著書五十餘篇,號為韓非子。文章峻嚴峭深,集法家之大成。後秦王攻韓,韓王遣非使秦,為李斯所譖,下獄而死。
放浪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4) 韓非:?∼西元前234,戰國時韓國諸公子之一。喜刑名法術之學,而歸本於黃老,口吃而不善辯說,與李斯同受業於荀卿。曾以書諫韓王而不見用,於是發憤著書五十餘篇,號為《韓非子》。文章峻嚴峭深,集法家之大成。後秦王攻韓,韓王遣非使秦,為李斯所譖,下獄而死。 (5) 詼諧:談話風趣、幽默。 2、「不羈」:《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鄒陽》是以聖王制世御俗,獨化於陶鈞之上,而不牽於卑亂之語,不奪於眾多之口。……今人主沈於諂諛1>之辭,牽於帷裳2>之制,使不羈之士與牛驥同皁3>,此鮑焦所以忿於世而不留富貴之樂也。 〔注解〕 (1) 諂諛:音ㄔㄢˇ ㄩˊ,逢迎阿諛。 (2) 帷裳:車...
還珠買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飾以玫瑰5>,輯以羽翠6>。鄭人買其櫝7>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今世之談也,皆道辯說文辭之言,人主覽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說,傳先王之道,論聖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辯其辭,則恐人懷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此與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類,故其言多不辯。」 〔注解〕 (1) 楚:春秋時楚國。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本子爵,春秋時僭號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2) 鄭:春秋時鄭國。周宣王封庶弟友於鄭,伯爵。初都棫林,在今陝西華縣;後徙鄭,在今河南省新鄭縣西北。 (3) 木蘭:落葉喬木,葉呈倒卵形互生,葉脈上有茸毛。初春時,花先葉而開,...
柔懦寡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茹2>而寡斷,好惡無決,而無所定立者,可亡也。饕貪而無饜,近利而好得者,可亡也。喜淫刑而不周於法,好辯說而不求其用,濫於文麗而不顧其功者,可亡也。淺薄而易見,漏泄而無藏,不能周密而通群臣之語者,可亡也。 〔注解〕 (1) 緩心:凡事遲緩。 (2) 柔茹:柔懦、軟弱。
便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言語明白流暢,也形容巧言利口,擅長辭令。《論語.鄉黨》:「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一.詞曲部.結構.減頭緒》:「三尺童子,觀演此劇,皆能了了於心,便便于口。」
2.肥胖的樣子。如:「大腹便便」。《後漢書.卷八○.文苑列傳上.邊韶》:「韶口辯,曾晝日假臥,弟子私嘲之曰:『邊孝先,腹便便。懶讀書,但欲眠。』」
詭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詭異狡詐的辯說。《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如楚,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也作「佹辯」。
師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可以效法或引以為戒的人和事。《穀梁傳.僖公三十二年》:「晉侯重耳卒。」晉.范甯.集解:「師資辯說,日用之常義。」《後漢書.卷三一.郭杜孔張廉王蘇羊賈陸列傳.廉范》:「以為漢等皆已伏誅,不勝師資之情,罪當萬坐。」
馮延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903~960)一作延嗣,字正中,五代南唐廣陵(今江蘇省江都縣治)人。多才藝,能辯說,初任祕書,後任宰相,工於詩詞及樂府。詞多寫閨情離思,用字清新秀美,感人深刻,對北宋詞風影響很大。著有《陽春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