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7.23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姑六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元代陶宗儀所著的《南村輟耕錄》記載,「三姑六婆」原本是指古代婦女從事的九種職業的總稱,但這九種職業被當時一般社會大眾認為是不高尚的,有違社會禮俗。一個家庭裡如果有人從事其中一種工作,家中很少不會發生姦汙、竊盜等邪惡淫亂的事情。若是能像躲避蛇蠍般謹慎,遠離這些人,也許是使家宅安寧的方法。也因為古代社會風氣保守,婦女大都足不出戶,只有這些三姑六婆和她們接觸的機會較多,閒話家常之下,容易搬弄是非,造謠生事,所以有人就用「三姑六婆」來比喻那些愛搬弄是非的婦女。後來「三姑六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愛搬弄是非的婦女。
銘印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生殖週期的溪流上扮演決定性的角色。.在自然狀態下,這些魚顯然對獨特的溪流複雜氣味有印痕作用,即使在遠離河流的數年之後,這些氣味仍能指引他們遷移游動的方向。 相關文獻天下文化【雁鵝與勞倫茲】(天下文化,社會與人文系列,ISBN 9576212219)
陰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天氣陰沉、晦暗。[例]氣象局預測今天將出現大太陽,可望遠離連日來陰霾的天氣。
五體投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著地之時,願如世尊坐於金剛座上,大地震動,呈現瑞相,證入大菩提。四、行禮者於左手著地之時,願使眾生遠離外道,以四攝法攝取難調伏者,令其入於正道。五、行禮者於首頂著地之時,願使眾生離憍慢心,悉得成就無見頂相。 4.相似、相反詞 相似心悅城服 心服口服 相反不甘示弱 不甘雌服 5.例句你獨特的見解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
一竅不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朝末年,紂王沉溺酒色,設酒池肉林,不理朝政,殺害許多直言進諫的忠臣,導致國勢危在旦夕。紂王的叔父比干,是當時的賢人,他看到紂王如此荒淫無道,十分痛心,便勸諫他力圖振作,遠離酒色,造福天下百姓。紂王不聽,反而以賢人的心七竅皆通的傳說為藉口,要借比干之心來看看,便將比干處以挖心酷刑。孔子針對這段歷史,很感嘆地說:「紂王的心智如果有一竅可通,比干就不會死了。」由此說明,為政者如果心智昏昧不明,便是國家滅亡的主要原因。後來「一竅不通」這句成語,就從《呂氏春秋.貴直論.過理》中所載的孔子的這段話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昏昧不明事理,或對某事完全不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遠離。晉.陶淵明〈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中〉詩:「閑居三十載,遂與塵事冥。」
不知所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鞠躬盡瘁,卒於軍中,諡號忠武。諸葛亮出師討伐魏前,曾撰寫〈出師表〉給後主劉禪,勸誡他要親近賢人,遠離小人,並且惕勵自省。文末諸葛亮寫道︰「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意思就是我諸葛亮將要出征,心情激動,一時之間涕淚直流,不知道該說什麼了,而在《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中,此處則作「不知所言」。後來「不知所云」這句成語被用來形容言語模糊或內容空洞,無法得知意旨為何。
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開罰單。但要注意的是,扣除增強物應考慮當事人是否付得起的數量,若當事人一貧如洗,則罰重款會有困難。遠離增強物(禁制法)遠離增強物是調整環境,移走引人作怪的刺激。老子說:「不見可欲,使心不亂」。例如:菸毒勒戒所,就是使吸菸毒者避開誘惑,而戒除菸毒之癮。又如:學生上課搗蛋,老師將其移開鄰座,使調皮學生沒有任何接應,缺乏任何增強。然而使用禁制法應小心,以免誤用。學生上課搗蛋,若老師令其罰站教室後,正合該生心意,視野擴大,無法制止其作怪,若再令其罰站走廊...
遺世獨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遠離俗世而獨自生存。[例]道家學者常有遺世獨立的思想。
貶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官吏因獲罪而遭降低官職,並調派到遠離京城的地方就任。《舊唐書.卷一八七.忠義列傳下.趙曄》:「(趙)曄早擅高名,在宦途五十年,累經貶謫,蹇躓備至。」《金史.卷七六.太宗諸子列傳.宗本》:「古者大臣有罪,貶謫數千里外,往來疲於奔走,有死道路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