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阻擋。如:「口沒攔」。《三國演義》第五回:「呂布架隔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也作「護」。
天蔽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掩蔽天空,阻隔日光的照射。形容氣勢浩大,為數極多。《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池邊兩行垂柳,雜著桃杏,天蔽日,真無一些塵土。」
羞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繫在腰間蓋下體的布。
2.對不光彩的事所做的掩飾。如:「明知他是為了找羞布才借題發揮,我們就別說破他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覆蓋、蓋住。如:「他戴一副大墨鏡住了大半邊臉,教人一時認不出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擋、庇蔭。如:「樹大好蔭。」
毗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釋迦牟尼佛的三身之一。但由於對譯名了解的分歧,所以有不同的解釋。華嚴宗和密宗同樣認為,毗盧那和盧舍那只是音譯全稱和略稱的差別。華嚴宗以毗盧那是釋迦牟尼佛的報身,而密宗以是法身。天台宗和法相宗則將毗盧那和盧舍那分開。天台宗以毗盧那是釋迦牟尼的法身,盧舍那是報身;法相宗以毗盧那是釋迦牟尼佛的百性身,盧舍那是釋迦牟尼的受用身。也譯作「遍一切處」、「大日」、「盧舍那」、「光明遍照」、「那」。
人耳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蓋住他人的眼睛、耳朵。形容掩飾事實的真相。《鏡花緣》第七三回:「如把草帽草鞋放在粗衣淡服之人身上,又何嘗有什麼醜處!可見裝點造作總難人耳目。」《文明小史》第一一回:「至於脫靴一事,就叫他們衙役們來做。這樣人耳目的事,也還容易。」也作「人眼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攔、挽留。如:「時光不停流逝,沒有人能夠挽得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蔽雨淋。《紅樓夢》第三○回:「多謝姐姐提醒了我。難道姐姐在外頭有什麼雨的?」
2.蔽雨淋的物品。
上無片瓦身,下無立錐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極為貧苦,連容身之地都沒有。《何典》第九回:「原來劉打鬼收成結果了雌鬼,把活鬼的故老宅基也賣來餵了指頭,弄得上無片瓦身,下無立錐之地,只得仍縮在娘身邊。」也作「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