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20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攫取、拾取。《史記.卷八七.李斯傳》:「鑠金百溢,盜跖不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拾取。《詩經.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韓非子.五蠹》:「鑠金百溢,盜跖不掇。」
群輕折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西雖輕,積多了也能將車軸壓斷。比喻事雖微小不足道,但積少成多,影響卻非常深遠,不可等閒視之。《淮南子.繆稱》:「不謂小不善為無傷也而為之,小不善積而為大不善。是故積羽沉舟,群輕折軸。」《史記.卷七○.張儀傳》:「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積羽沉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飄飄的羽毛聚集多了,也會重得使船下沉。比喻積少成多而有力。《戰國策.魏策一》:「臣聞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故願大王之熟計之也。」
培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於社會習俗、文字、語言……等等→對培根而言這是最危險的錯誤,也最難排除。(2) 例:三人成虎、眾口鑠金,別人說什麼你就相信什麼。4. 劇場的偶像【推理後產生的錯誤】:來自於個人篤信之學。(二) 提出《新工具》:即歸納法,用以取代演繹法。(三) 研究學問要像「蜜蜂」:1. 螞蟻主外,勤勉的去堆積資料,但是堆積如山的資料,並不具價值,例如:實驗家,只會採集和使用;2. 蜘蛛主內,自織一個天衣無縫的網,卻空無一物,例如:推論家,只憑自己的材料來織成絲網;3. 蜜蜂內外兼顧,在外有所選擇的採集花蜜,經過自己內在的消化與製造,結...
眾口爍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爍,同「鑠」。「眾口爍金」即「眾口鑠金」。見「眾口鑠金」條。01.漢.荀悅《前漢紀.卷九.孝景皇帝紀》:「眾口爍金,積毀銷骨。」 
積毀銷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累積過多毀謗,而使人難以生存自立。形容流言可畏。《史記.卷七○.張儀傳》:「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也。」
眾心成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家一條心,力量堅固如城。比喻團結一致,同心協力。《國語.周語下》:「故諺曰:『眾心成城,眾口鑠金。』」唐.高郢〈再上諫造章敬寺書〉:「臣聞眾心成城,眾口鑠金,則輿人之誦不可輕也。」也作「眾心如城」、「眾志成城」。
無聲無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聲音、氣味。語出《詩經.大雅.文王》:「上天之載,無聲無臭。」比喻湮沒不彰、默默無聞。《孽海花》第一七回:「先幾個月風聲很緊,後來慢慢懈怠,竟無聲無臭起來。」《近十年之怪現狀》第三回:「起初的時候,莫不是堂哉皇哉的設局招股,弄到後來,總是無聲無臭的就這麼完結了。」
爍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鎔化金屬。《周禮.冬官考工記》:「爍金以為刃,凝土以為器。」漢.王充《論衡.物勢》:「火不爍金,金不成器。」也作「鑠金」。
2.比喻人言可畏。清.慶蘭《螢窗異草.秦吉了》:「不意妾半途折翼,致姊竟遭爍金,負屈重泉,良堪扼腕。」也作「鑠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