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堵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王衍嫉其婦貪濁,口未曾言錢字。婦欲試之,使婢以錢繞床,王衍晨起,即令婢曰:「舉卻堵物。」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後遂借指錢。宋.張耒〈和无咎〉詩二首之二:「愛酒苦無堵物,尋春奈有主人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對祖母或外祖母的稱呼。[例]逢年過節時,嬤都會做些糕餅饋贈親友。 △
2.對老婦的通稱。[例]媽祖繞境日子快到了,嬤們忙著張羅拜拜的用品。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用以稱曾祖父母,不分性別;細分之,則曾祖父為「公太」,曾祖母為「婆太」。例:太,祝你長命百歲。(曾祖爺爺,祝你們長命百歲。)
彌陀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經典中所記載的佛。譯自胡語。他原是世自在王如來時的法藏比丘,發願成就一個盡善盡美的佛國,並要以最善巧的方法來度化眾生,後來成佛,創造西方極樂世界。法藏比丘則成為彌陀佛。記載彌陀佛故事的經典,早在東漢即有翻譯。六朝時強調往生極樂世界的思想,就是建立在彌陀佛信仰上。並逐漸形成後來的淨土宗。隨著淨土宗在中國的普及,彌陀佛成為最流行的佛陀。甚至彌陀佛四字成為一般中國佛教徒間相互問候語。《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每日清晨服飾已後,面西正立,合掌連聲,稱彌陀佛盡一氣為一念,如是十氣名為十念。」也稱為「無量壽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稱謂:(1)婦人稱呼丈夫的父親。《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你是個公,便叫將出來,說他幾句,怕甚麼?」(2)祖父。《南史.卷三四.列傳.顏延之》:「嘗與何偃同從上南郊,偃於路中遙呼延之曰:『顔公!』延之以其輕脫,怪之,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公,何以見呼為公?』偃羞而退。」
2.尊稱年紀大或輩分高的男子。《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公,小四來也。」《水滸傳》第二一回:「公休怪。不是我說謊。只道金子在招文袋裡,不想出來得忙,忘了在家。」
傳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堵,六朝及唐人常用的指稱詞,相當於這、這個。晉朝顧愷之善畫人像,有時畫好的人形間隔數年還不點上眼睛。因為他認為人物的神情意態,就在這對眼睛上。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巧藝》:「四體妍蚩,本無關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堵中。」故後世以傳神堵表示繪畫生動逼真,能充分表現事物的神情意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1)母親的姊妹。晉.王獻之〈東陽帖〉:「不審姨所患得差否?」(2)妻子的姊妹。宋.樂史《楊太真外傳.卷上》:「豈有大唐天子姨,無錢用耶?」(3)庶母。《南史.卷四四.齊武帝諸子傳.晉安王子懋傳》:「若使姨因此和勝,願諸佛令華竟齋不萎。」(4)與母親年紀差不多的女子。如:「姨!請問兒童讀物擺在那邊?」
德勒學派心理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勒諮商法是由奧國心理學家德勒(AlfredAdler, 1870~1937)所發展出來的人格理論與治療體系,是心理治療的一種理論取向。
  德勒自稱其心理學為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因為他強調每一個體在其社會環境中有「自我決定」 的能力,是一個有創造性,能負責的個體,在其主觀的現象世界中,朝著既定的生活目標前進。其主要論點有:
  1.人具有主動性:德勒不同意佛洛依德(S. Freud)強調生物、本能決定的觀點,認為人是命運的主宰者而非犧牲者;強調人的自由抉擇、責任、生活目標、自我決定、生命的意義及追求成功與完美。
...
倒持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寶劍。倒持泰指手持泰劍刃,以柄向人。比喻授人以權,自己反受傷害。《漢書.卷六七.梅福傳》:「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至秦則不然,張誹謗之罔,以為漢驅除,倒持泰,授楚其柄。」也作「泰倒持」。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