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3.67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幽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隱微。《北齊書.卷四四.儒林傳.權會傳》:「少受鄭易,探賾索隱,妙盡幽微。」元.李文尉《蔣神靈應》第二折:「這棋中幽微之趣,可得聞乎?」
文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曲折隱微的含義。《紅樓夢》第一九回:「寶玉聽這話內有文章,不覺吃了一驚。」
微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隱微諷諫的言辭。《宋書.卷六九.范曄傳》:「熙先素有等嘧,盡心事之,曄遂相與異常,申莫逆之好,始以微言動曄,曄不回,熙先乃極辭譬說。」
微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直接說明,而用隱微方式批評的言辭。漢.東方朔〈非有先生論〉:「故卑身賤體,說色微辭,愉愉煦煦,終無益于主上之治,即志士仁人不忍為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徵聖》:「雖精義曲隱,無傷其正言;微辭婉晦,不害其體要。」也作「微詞」。
郎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潦倒、落魄的樣子。《西湖二集》卷一二:「汝怎生一病郎當至此?莫不是胸中有隱微之事,可細細與我說知。」
索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闡發隱微的事理。《易經.繫辭上》:「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
義不容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義不容辭」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義不容辭」的意思就是說道義上不容許推辭。這句成語常用在對需要自己出力協助的事情,因道義責任,不容自己推卸的情況。比較早的文獻資料,見於唐代岑文本所撰的〈唐故特進尚書右僕射上柱國虞恭公溫公碑〉,碑文中有「夫顯微闡幽,義不容辭」兩句,意思是說彰顯隱微的功德,是作者在道義上不容推卸的事。在《三國演義》第五八回中提到曹操集結三十萬大軍南下報赤壁之仇,孫權召請諸將來商議對策,其中張昭建議派魯肅前去荊州找劉備合作,因為「子敬有恩於玄德,其言必從;且玄德既為東吳之婿,亦義不容辭」。原來劉備當時和東吳的許多事,多虧魯肅(子敬)從中穿梭幫忙,加上因為周瑜弄巧成拙,讓...
闡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闡明隱微的道理。《易經.繫辭下》:「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
卷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進退、隱微顯明。《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故蘧甯以之卷舒,柳下以之三黜。」唐.孟郊、韓愈〈遣興聯句〉:「蘧甯知卷舒,孔顏識行藏。」
探奧索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索玄妙隱微的事理。參見「探賾索隱」條。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一.總敘道德》:「非道無似生,非德無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見其終,探奧索隱,孰窺其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